因其从容卿村析出背靠灵秀山,取灵秀镇的”灵“字、灵秀峰的“峰”字,联立为名。灵峰村村民委员会,是由灵峰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容卿蔡氏远祖地溯源于周代天子封地河南固始,后迁济阳郡上蔡,遂以封地上蔡为姓,以“济阳”为衍派。容卿蔡氏先祖于唐末入闽一世祖蔡用元公,六世祖北宋名臣蔡襄公生于仙游。十二世昌公,字元龟,(元龟公)徙居龟湖,其裔孙十六世日烨公(念……。 |
灵峰村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02115202。 |
灵峰村是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七里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1102003205。 |
灵峰村是相城区最北的行政村,区域面积6.9平方公里,在册村民6230人,流动人口8千余人。2013年完成工业销售39亿元,上交国地两税998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2660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7280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称号。灵峰村以勇于创新的发展思路为引领,紧抓苏虞张、广济北……。 |
以村处灵山之前,麒麟峰之后,故命名“灵峰”。1949年前归茗洋乡第九保。1951年改称茗洋乡第十村。1958年为湖村公社。1961年归茗洋公社灵峰大队。1968年并入茗洋大队。1972年恢复灵峰大队。1984年改为茗洋乡灵峰村村民委员会。2006年茗洋乡并入湖村乡,更名为湖村乡灵峰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新茗,地名沿用至今。灵峰村……。 |
此地根据南宋所建之石庙灵峰寺名称,取村名。1958年,我国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灵兴公社二大队管理委员会,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时更改为灵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撤掉灵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产生灵峰村村民委员会。灵峰村距灵兴场镇2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107户总人口2417人。耕地面积2619亩,全村水泥道路近11.8公里,塘堰4口,实现了道路村通、社通。灵峰……。 |
村背靠山峰,有威灵禅寺,故名灵峰。1949年称林塘下村、张店村,属鞋塘乡;1958年称林塘下生产队、张店生产队,属孝顺人民公社鞋塘管理区;1961年称林塘下大队、张店大队,属鞋塘人民公社;1981年因重名,张店大队改称东张店大队;1983年称林塘下村、东张店村,属鞋塘乡;1992年称林塘下村、东张店村,属鞋塘镇;2000年称林塘下村、东张店村,属孝顺镇;2018年林塘下村、东张店村合并称灵峰村。灵……。 |
灵峰村地处安吉县城境内,2002年5月由原下扇、水口两村合并建立,属安吉灵峰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管辖;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0亩、种植面积4723亩、山林面积7597亩、竹林面积3000亩,总人口3826人、1205户、22个村民小组;2014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75926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06元。区位条件优越。东临浒溪河,南接天荒坪,西靠灵峰山,北与11省道相连,是安吉县灵……。 |
据《平阳县志·神教志》载,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山前筑有“灵峰教院”,遂为村名。1950年为灵峰乡灵峰村。1956年灵峰乡撤销并入老城乡,称老城乡灵峰高级社。1959年为老城管理区(大队)灵峰生产队。1962年设郊外公社,改属郊外公社,为灵峰大队。1984年改称郊外乡灵峰村委会。1987年撤乡并入金乡镇。灵峰村。……。 |
灵峰村属于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的山区村落。村历任领导都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整治、村庄合理布局和节省每地寸土地的重要性。早在80年代就率先进行新农村样板村的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的基础配套设施,村镇规划环境整治等都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村支两委提出利用3—5年时间对村庄重点综合性治理。1992—2005年被评为文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