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李家沟村

李家沟村

  据说在宋朝时期,该村名叫罗家场,以兵荒马乱导致罗姓家人后继无人,逃难的难民中正好姓李,所改名李家沟。1949年属岷县,1958年为蒲麻人民公社李家沟大队,1984年改名为李家沟村委会,1993年合并蒲麻村,后十年与蒲麻村分开至今。李家沟村……。
  因早期有较多李姓人家在此居住。1949年为李家沟行政村,属高庄区申信乡。1950年属锦屏区申信乡。1953年为李家沟高级农业合作社,属九功区申信乡。1955年属锦屏区柏树乡。1956年撤销锦屏区,属柏树乡。1958年为李家沟大队,属柏树人民公社。1983年11月为李家沟村民委员会,属柏树乡人民政府。2003年划归九功乡。2005年12月撤九功乡并入锦屏镇。至今属锦屏镇人民政府。李家沟村……。
  因居民以李氏居多,故名。1950年属皋兰县安宁区三坪乡;1958年属中心公社头沟大队;1961年属头沟公社头沟大队;1965年属中心公社头沟大队;1980年从头沟大队划出,为李家沟大队;1983年社改乡时为李家沟村委会。李家沟村……。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制度。1958年为天水县元龙公社李家沟大队,1984年北道区元龙乡李家沟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为麦积区元龙镇李家沟村村民委员会。李家沟村……。
  因以李姓人氏聚居,且地处山沟,故名。1949年属磐安区磐龙乡;1956年后属磐安区卧龙乡;1958年属磐安公社;1961年属赵家窑公社;1972年更名谢家湾公社;1984年改置乡,为谢家湾乡李家沟村民委员会至今。李家沟村……。
  因此地村民多姓李,而又居住在山沟,故而命名为李家沟村。1950年为盘底乡李家沟村。1958年为盘底公社李家沟大队。1983年为盘底乡李家沟村。2003年随盘底乡并入洛塘镇,为洛塘镇李家沟村。李家沟村……。
  清朝末期(公元1850-1855)时,有两李家和一张家搬进沟,一李从罗汤搬到上李家山围猎为生,后来人多住不下,又分到赵家咀,张家从本镇马泉搬到高岩,李姓人多,故名。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尚德区横丹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尚德丹堡区横丹乡。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后,属丹堡区横丹乡辖。1958年12月成立尚德公社,属尚德公社辖。1961年公社……。
  因此地居住大部分人姓名李而得名。1949年解放后成立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原坐落于李家沟自然村,1984年改设村委会并由阳坝镇人民政府上报县政府审批命名,后于2006年迁至王家河自然村窑子里至今。李家沟村……。
  李家沟村位于青杠坡镇的东北,具有典型的高原气候特征。--人口总数:1239人农业人口:1123人非农业人口:116人--行政区面积: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5.0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发展口号:--所辖村:“桅杆坪”“扶贫应”“长屋间”“安家”“李家沟”,等九个村民生产总值:22.17万元--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名特产品:办公所在地:李家沟村……。
  李家沟村位于木黄集镇西北面4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573亩,共273户1065人。李家沟村交通便利,新业乡至天堂镇通乡油路绕村而过。李家沟村有丰富的页岩矿产,土地适宜种植烤烟、茶叶。目前,李家沟村种植烤烟153亩,茶叶种植面积308亩,预计2008年茶叶年产值2万余元。2008年引进页岩砖厂,总投资6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余人。……。
  李家沟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全村总户数为305户,人口1087人,设施齐全,自来水管道、有线闭路电视、上网宽带覆盖全村,交通便利。……。
  李家沟村非贫困村,距县城24公里、镇政府9公里。全村85户,151口人,常住30户,80人,外出务工26人,务工收入32万元。总面积8.62平方公里,耕地496亩,林地3153亩。粮食总产量77吨,同比基本持平;经济总收入147万元,同比减少10.36%;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同比增长3%。拥有机动车6辆。产业项目1个,总投资16.5万元(扶贫猪入股分红项目)。……。
  李家沟村位于涿鹿县河东镇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为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综合整治村。……。
  李家沟村位于第三堡乡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紧邻“207”国道,南与阳原县交界,交通便利。全村共61户226人。……。
  李家沟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下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131106225。
更多资料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