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两条路相交于此,一条通教场,一条通石耶,故名“两路村”。建国后名为红旗,1981年成立为两路大队,两路大队隶属吏目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吏目乡。2001年划入梅江镇。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将凉水井村5、6、7、8、9、10组并入两路村,隶属梅江镇。该名沿用至今。两路村……。 |
据查本村由两路口而得名两路村。解放前此地有一地名叫两路口,而得名两路村。文革时期改为五一大队,1975年后又恢复为两路村。2002年撤乡并镇由墙巷村(红光大队)两路村(五一大队)合并成立城北乡两路村。两路村……。 |
因此地是通往贵州的210国道和盐茶古道的交汇处,附近群众约定成俗称这个地方为两路口。1951年命名铜鼓村,1958年改为铜鼓大队,1981年改名两路大队,1984年更名为两路村,2001年7月光明村并入两路村,属三江镇。2007年12月两路村并入古南街道。根据两路村的发展于2011年改为两路社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两路村……。 |
明代为屯军驻地,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中道乡,乡公社驻两路口。1936年改称十一保,1941年改为太极镇第六保,1944年3月,太极镇从县城迁到两路口紫灵庵庙里办公,1949年11月14日,建立太极镇政府,1953年4月建两路乡两路村,1953年4月,改称两路乡公所,1953年6月,建立中共两路乡支部委员会,隶属中共涌溪区委辖,1955年8月,选举产生第一届两路乡人民委员会,1958年12月,……。 |
两路村距离楠木渡镇中心7.5公里,面积23.6平方公里,28个村民组,1042户,4342人口。耕地面积3587.5亩,森林面积168000亩。全村50%的人口用上自来水,新农村建设7个组。村办公楼一栋,面积364个平方,电脑2台。--人口总数:4342人 农业人口:3002人非农业人口:1340人--行政区面积: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87.5亩--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发展口号:农民致富--……。 |
因部驻地在两路口而命名,曾以“天河大队”命名,得名于庄为汪天河湾,后改为两路村。两条大路交汇处。祖辈由江西迁来。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属黄陂县礼教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属黄陂县三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黄陂县四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黄陂县忠信乡,1949年属黄陂县横店区两路乡,1955年为六合(含汪天河湾、两路口、张家大湾、吴家大湾、下李家岗、小李湾)、响应(含邓家湾……。 |
因旧时通往五峰铺和黄塘的两条石板路分叉处,周姓人在此建房,名两路口,村袭此名。清代属邵阳县温和都,民国属邵阳县时雍乡第二保;1949年属三区时雍乡,1950年属六区胜利乡,1952年属四区两路乡,1956年属下花桥乡,为下花桥乡两路大队;1958年属“八一”人民公社两路大队,1959年2月属下花桥人民公社两路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两路村民委员会,1988年撤乡建镇和1995年撤区并乡属下花桥……。 |
两路村(jiashanCun)村域位于莲塘镇北部,东邻欧阳海乡大成村,南接大湾村,西接田木村,北界香枫村,距离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两路、麻元冲、谢家冲、井家冲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283户1035人,耕地面积638亩,其中水田295亩,旱土343亩,人均0.62亩。村域经济主要为农业。农业总产值518万元,人均纯收入5004元。村级小学1所,有学生362 人。卫生室1所,从业……。 |
两路村位于来仪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毗邻望远村、旱田村、日兴镇白庙村、巴中乐丰乡,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东至旱田村,西至望远村,南至日兴镇白庙村,北至巴中乐丰。辖6个村民小组,户数668户,人口2098人。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33亩,其中田880亩、地653亩,林地459亩。……。 |
据传,民国时期,有一条乐山至马边大路,另一条杨村至马边路,得名为两路村。1949年解放初为沐川县团结公社为东大队。1984年后更名为沐川县杨村乡两路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两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