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老圩村

老圩村

  老圩村位于找郢乡南六公里处,怀常公路绕旁而过,交通方便。老圩村共有667户,2698人,劳动力1543人,流动人口921人,耕地面积2968亩,新修4米宽的水泥路通向各村民小组。老圩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导产业小麦、水稻,特色产业是糯稻,糯稻米质优、产量高、品质好,年总产值在1656万元以上。种植大户陆卫明,承包土地,种植了80多亩的莲藕,年产值数十万元。老圩村电话普及,现有大货车12辆,小汽车16……。
  王截流乡老圩村位于王截流乡偏东北部,距王截流乡人民政府南约1.5公里处,西湖闸下,北依淮河,与阜阳市颍上县隔河相望,西距105国道有6公里,离霍邱县城有30多公里,境内有县级公路一条横贯南北。老圩村耕地面积2889亩,全村1000多户,含6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总人口约2700人。村内有环村水泥路与各自然村相通,是全县少有的组组通水泥路的村;村内有学校1所,医疗点1个,还拥有农资连锁店1个、农技……。
  老圩村位于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东北部,东面与本镇曹尹村相邻,北与蚌埠市怀远县接壤,西与本镇苏咀村毗邻,与夹沟乡隔泥河相望。全村辖老圩、丁郢、后湖三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565户村民,人口共2383人。其中党员48名,-表17名,村民代表40名,土地面积2904亩农作物以小麦、大豆为主。老圩村历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间,名曰“十大家陈”,道光三年陈家筑圩建村,帮助附近村民躲避水灾、匪患,“陈家老圩子”美名……。
  老圩村基本情况曹庵镇老圩村位于曹庵镇西北部206国道边,南与史院乡邵庄村接壤,西与杨公镇杨祠村为邻。现有人口2320人,耕地面积3260亩,下辖14个自然村15个村民组,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全村党员30人,“村支两委”班子4人,党支部书记庞德好兼村委会主任。我村虽有206国道擦边而过,但主要自然村庄均在国道以西,交通相对不便。村级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西瓜种植和家禽养殖发展较好,但由……。
  始建于1566年,由南部移民聚居而形成,于1566年因横河镇中心市场搬迁形成村落,因是以前的圩镇,故名老圩。民国时期,隶属博罗县第九区智勇乡八保;新中国成立后,隶属博罗县第四区横河乡;1958年10月,成立博罗县横河公社老圩大队;1983年11月,称博罗县横河区老圩乡;1986年,称博罗县横河镇老圩管理区;1999年3月,称老圩村民委员会至今。老圩村……。
  梅州市平远县老圩村位于大柘镇县城。老圩村辖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29户,人口817人;全村总面积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4亩。老圩村年平均气温为20℃,年降雨量约为1602.9毫米,气候特征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期310天,上一年老圩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3万元。近年来,老圩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扶贫挂钩单位扶持资金投资到企业分取红利。……。
  老圩村是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922108209。
  因驻地居民点老圩庄而得名。1958年政社合一,设立老圩大队;1983年政社分设,改为老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老圩村:位于八间房村东南1公里处。……。
  老圩村村位于金港镇双山岛西端,全村总面积3.71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765户,2820个村民。属市级经济薄弱村,经济以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工业经济比较薄弱,我村充分利用双山岛上没有工业,生态环境没有污染源的独特地理优势,在2003年将双山岛牌鸡蛋申报为无公害农产品,2006年将双山岛的马兰申报为有机食品。我村的综合养殖基地多次获得张家港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殊荣,鸡蛋和马兰获得苏州名牌产品……。
  清末,龙辅圩废弃后,设为圩,称龙布圩,1958年圩址移至河南岸,称此为老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辖区河南部属固营乡第一保,河北部属长河乡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龙布乡第一村。1958年属龙布大队。1961年与龙布大队分开,置老圩大队。1984年更名为老圩村民委员会。老圩村……。
  一九四九年前属小江区中兴乡,1958年属小江公社老圩大队,1984年属小江乡,1988年12月属小江镇。老圩村……。
  老圩村是高兴镇的一个大自然村,地处319国道旁,集结高兴镇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地段。东靠长岗乡,西至高兴大河以东,南接蒙山村,北到崇贤乡交界处,并319国道南北贯通,交通便利,是典型的丘陵地带。老圩村全村占地面积1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10亩,山地面积18000亩;有24个村小组(刘屋、下街、上宅、老屋、山一、山二、圆岭、宝贵、力光、枫树、太平、郭屋、李屋、廖屋、上俄、井边、塘下、下俄、……。
  一、基本概况老圩村位于永丰县中部,是藤田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委会,距县城42公里,全村4300多人,980户,现有劳动力2000多人,13个村小组,耕地面积2685亩。现有村班子干部6人,中-员53名。二、产业状况全村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农作物有水稻、红薯、大豆、花生、百合及蔬菜等,养殖业有张氏鸭种合作社及肉牛养殖农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打工为主,年人均纯收入6200元。二、发展思路以原有种鸭、肉牛养殖……。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