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地位于两山之间的凹部,俗称垭口,故名。垭口村村民委员会设立于1986年,设立后便得此名,沿用至今。垭口村……。 |
垭口村位于永新镇北部,东与华容村接壤,南与谢坪村交界,西与双凤村、关胜村交接,北邻石塔村,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07平方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639户2073人,其中,外出务工1025人。耕地面积4063亩(其中水田面积1661亩),山林面积1588亩,人均耕地面积1.9亩。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为主。……。 |
因此村的地形两边是山,中间是口子,故得名垭口村。由垭口村、灵宝两村合并而成。1949年,两村均属金银乡,1958年为垭口大队、灵宝大队,属金银公社,1984年为垭口村、灵宝村,属金银乡。1992年9月,金银乡并入李渡镇,属李渡镇。2002年12月,垭口村、灵宝村合并为垭口村,2008年5月,李渡撤镇设街道,垭口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李渡街道至今。垭口村……。 |
因垭口上张姓住户较多,得名张家垭口。成立村时以垭口为名。1950年属木耳乡第十二村。1958年属第九管区。1962年为白云公社名垭口大队。1984更名为垭口村。2003年村规模调整原垭口村、方山村、新坝村合并为垭口村。2009年更名为垭口社区村民委员会。2019年10月更名为垭口村村民委员会。垭口村……。 |
清朝末期境内西山梁间一垭口,属王姓居民所有,故名王家垭口。村以垭口为名。1949年为三合乡5保,1950年为三合乡15村,1958年为洪湖人民公社6管区1连,1961年为万顺公社垭口大队,1984年为万顺乡垭口村,1993年为万顺镇垭口村,沿用至今。垭口村……。 |
因其境内有一地名叫廖垭口,得名垭口村。1958年以前为王家乡第4村,1958年更名为王家公社第4区队,1961年更名为第4大队,1981年更名为垭口大队,1984年更名为垭口村。垭口村……。 |
因境内地名垭口得名。1949年前为安富镇二十七保。1950年为安富镇二十七村。1953年为安北乡雅屿村。1956年为安南乡雅屿村。1958年为安富公社十三大队。1962年为安北公社九大队。1981年为安北公社垭口大队。1983年恢复名称为垭口村。1984年为安北乡垭口村。1993年并入安富镇。2002年寨子村并入垭口村。2008年因撤镇建街道,为安富街道垭口村。垭口村……。 |
一、地理位置:垭口村位于水城县57公里处,都格乡10公里处,东抵发耳乡双井村,南抵发耳乡河坝村,西抵本乡黄泥村,北抵玉舍乡大坪村。二、村组人口情况:我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1153户,4438人,本村属于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汉族占本村总人口的52%,布依族占21.6%,彝族占18.9%,苗族占7.5%。独生子女有4户,儿女结扎户11户,五保户19户。三、生态与自然环境土地状况:……。 |
垭口村隶属于普定县马场镇,地处普定西部,坐落于马场镇东南部,距普定县城2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 有通村马路经店子村与“两四”公路相接;地形以多山为主,高原坝子隐于其中,全村可使用耕地面积786.8亩(其中:田307.5亩,地479.3亩),有人口1491人。近年来,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村民除保留传统种植、养殖外,还发展起了经果林种植。该村有党员13名,初中以上文化党员4名,建有党员活动室60……。 |
垭口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垭口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10481001202。 |
村东南秦河河道中两山极近形成垭,可通行,故名垭口村。1958年名为垭口生产队,1961年改为垭口大队,1984年更名为垭口村,2002年三条沟、龙沟并入垭口村,沿用至今。垭口村……。 |
垭口村是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2022110999。 |
此地位于两山之间凹陷的山口处,故名。解放前属会理县西区河高乡第六保,1950年解放后将六保改为第六个分会,1951年划归米易县撒莲区垭口乡的新龙等三个村,1958年名撒莲公社7大队,1962年为垭口公社3大队,1966年改为4大队,1981年更名为垭口大队,1983年改为垭口村至今。垭口社区村……。 |
垭口村是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乐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822112999。 |
垭口村是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鸳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82410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