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头村位于闽西新罗区南大门,是革命基点村。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距城5公里,国道319线、漳龙高速公路贯穿全村。全村共有110户,人口386人,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4491亩,其中林地2754亩,耕地180亩。国道两边延线共有外来大小企业10多家,集体经济收入靠发展第三产业、场地出租等收入约30余万。全村用上自来水,电网改造已达98%,道路硬化0.8公里,通信设施已达99%,私家小车已有7部,低……。 |
在柏步前坑上的坑溪,原有一口“罗汉井”,村处坑溪上,故名。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在镇区西南8.6公里,天蛇孵蛋山东南,海拔740米。村委会设此。辖坑头,池头,松林2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74户749人,有大学文化2人。耕地1000亩,林地20000亩。以农为主,主产水稻。林业有松,杉等。日用商品6间,年销售值约3万元。有医疗站2所,教学楼2幢,有石桥1座,水泥桥1座。灌溉水渠……。 |
坑头村委会以驻地坑头自然村命名。民国为坑头保,解放后属帽山乡。1956年成立联星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为坑头大队。1984年改称坑头村委会。坑头村在向阳乡政府驻地西南1.6公里,村委会设在坑头,有坑头、厅前、大岸、肥猪脚、尾厝等5个自然村。聚落在寨仔尖山北麓丘陵谷地,略呈圆形分布。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村民197户1128人。有耕地544亩,山地2529亩,主种水稻、甘薯。林果有杉木、松木、柑……。 |
因位于坑上端故取名“坑头”,故名。原属钱厝大队,1984年独立村委会。历史沿用至今。大桥镇坑头村位于古田县大桥镇西南部,距镇区所在地4公里,下辖坑头、卓家山两个自然村。全村现有人口850人,户数212户,当地村民以食用菌生产和水果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 |
坑头村坑头村,在距离县城西部三十公里处,是个连绵竹木葱翠的好地方,邻右有西洋、乾头两个村庄,海拔780米。本村有325户,总人口1345人。全村耕地面积1600亩,山地面积22295亩,主要产业为高山蔬菜、板栗、毛竹,2012年高山蔬菜面积300亩(复种面积),板栗3250亩、毛竹534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2年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与村干部的努力下水泥路铺成,交通方面有了改观,基础设施……。 |
坑头村位于104国道旁,全村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229户835人,其中郑家洋98户388人,下连洋46户153人,坑头85户294人。全村土地面积3376.3亩,耕地面积995亩,其中水田面积800亩,小麦玉米种植面积185亩。林地面积99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749亩。村民收入主要以太子参、水稻为主,太子参面积1500亩,高优新品种茶树200亩。全村党员25人,其中女党员2人。全村五保户6……。 |
坑头村属三明市尤溪县八字桥乡第二大行政村。位于尤溪县西部,与大田县广平镇万筹村接壤,在秀丽的玳瑁山脚下,南邻下畲,北交黄龙,东可直至八字桥乡,有5公里之距,全是4.5米宽的水泥公路。坑头地广物丰,村落面积14.44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6197亩,竹林面积7992亩,油茶林面积57亩,耕地面积1608亩。现全村人口有2248人(其中男1314人,女934人),543户,辖13个自然村,20个村民……。 |
坑头村位于白沙镇北部的山区村,与大湖乡毗邻,距离镇政府23公路,全村仅有一条长5.5公路宽3.5米的水泥路通往115县道。全村户数103户,总人口383人,辖管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32亩,林地面积3620亩,山地面积375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38亩,尤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蕴藏天然阔叶树、樟树、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我村地处海拔500米的山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全……。 |
坑头村位于太华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与前坪乡山川行政村相邻,与大广线相连,南与菖坑村相邻,北与大合村相邻,全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99人,167户,水田面积398亩,共有2个姓氏,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林业、劳务输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663元,集体经济纯收入75万元。地处偏远的坑头村。矿产资源丰富,有褐铁矿,铅锌矿,水晶矿及煤,石灰石等非金属矿;土地肥沃、林木资源丰富,储量高……。 |
坑头村,明朝年间三村炼银时坑头为主。1950年属小桥二区郑魏乡,1953年属迪口六区郑魏乡,1958年属迪口公社龙北溪大队,1976年设迪口公社坑头林场,1984年改今名。坑头村……。 |
坑头村位于鹤塘镇西部,距鹤塘镇政府10公里,全村共有耕地1045亩,山地面积13380亩,下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有户籍人口189户650人,常住人口100左右。村两委5名,党员25人,该村农业、水利、森林等自然资源丰富,主导产业以种植水稻、水果、油茶和食用功栽培为主。近年来,坑头村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升支部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推动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着力推动民……。 |
坑头村位于船场镇东北部,八仙围棋山下。分布6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人口548人。耕地面积753亩,森林面积6742亩,距离镇区8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下,村貌发生日新月异变化,水泥路通了,群众生产、生活、文化得到好大改善,日子越过越幸福。如今坑头村充满一派生机活力,山青水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出产野生药材,野生金线莲,盛产大庄毛竹、麻竹、竹笋,还有土鸡、山泉鸭。2004年……。 |
因五条溪水在这里汇合成一条大溪,故名。原名泰溪乡,于高级社时定大溪乡。1949年前属太月乡、太东保(包括坑头)、太北保,1949年属设大溪村,1952年设大溪乡。1958年公社化后併湖坑公社,1961年分为大溪公社设大溪大队,1971年又併湖坑公社,1984年为湖坑镇大溪村民委员会,1987年湖坑镇析置大溪乡,为大溪乡大溪村民委员会至今。坑头村……。 |
坑头村,即村前有一条小溪,村民居住于小溪后面,故名。明朝时期,漳州、漳浦县湖西六图(现湖西乡)村民迁居此地,在此开拓耕耘。族谱虽于文革时期被烧毁,但据传历史已有470年;1958年为安溪县十八里的长太里所辖;同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属城厢人民公社,由罗内大队管辖,归罗内大队所在自然村落;1979年拆出,成立坑头大队;1984年随参内公社从城厢拆出,同年改为参内乡坑头村委会。2020年7月改为参内镇坑头……。 |
坑头村委会比邻潭布墟镇,面积3.62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5人。坑头村委会充分发挥邻近墟镇的优越条件,结合坑头村山多田少的实际,大做山上山下文章,目前全村共种植沙糖桔130亩、龙须菜80亩,鱼塘11亩,三鸟7798只,为墟镇市场的农副产品的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坑头村还用本镇有丰富的红(白)花油的优势,引进投资630万元的惠骏食品有限公司,从而带旺了我镇红(白)花树种植,茶籽……。 |
1949年设坑头乡;1961年改称坑头大队;1982年复称坑头乡;1986年建立坑头村委会;1988年改称坑头管理区;1999年改称坑头村民委员会至今。坑头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