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庄村是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刘宋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1024105222。 |
荆庄村位于中韩庄乡政府东南2.5公里处,北邻三民村,南邻西屯河,东邻柳陀,西邻南王疃。该村共有450户,人口1900人,其中党员82人,村民代表28人,两委干部7人。该村有耕地6000亩,人均耕地面积3.2亩。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班子团结,凝聚力强,村情稳定,定期清理垃圾,村内环境整洁。近几年来,在上级单位的帮扶下,实现了田间道路的全部硬化,村内主要街道和胡同实现硬化,方便村民出行,……。 |
明代初,荆氏家族从山西红洪洞县迁来此地居住,后人口逐渐增多,形成村庄,故名。1949年属杨湖口区(第十一区)。1956年属杨湖口中心乡。1958年为杨湖口人民公社荆庄大队。1983年为荆庄村民委员会,属杨湖口乡。2009年为荆庄村民委员会,属杨湖口镇至今。荆庄村……。 |
荆庄村是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古庄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322112222。 |
清代荆姓始建此村,故名。2017年更名为荆庄村民委员会。清属裕州招河下里。民国属方城县孤石滩镇第十四保。1947年属鲁南县孤石滩镇。1949年鲁南县撤销后改属方城县拐河区。1956年属荆庄乡。1958年成立荆庄大队,属拐河公社。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织纺沟大队。1984年改队为织纺沟村民委员会后,属拐河乡。1985年改置镇后,属拐河镇。2017年更名为荆庄村民委员会,归属仍旧。荆庄村……。 |
有荆姓定居于此而得名荆庄。1952年属七区。1955年属马庄乡。1958年建荆庄大队,属马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荆庄村民委员会,属马庄乡。荆庄村……。 |
明洪武年间,荆、李二家迁此定居,取名荆李庄。后为避乱筑寨,名荆庄寨,现称荆庄。1948年属第七区。1956年属骆集中心乡,名为荆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骆集人民公社,名为荆庄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属骆集乡,名为荆庄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荆庄村:位于骆集乡以南2公里处。……。 |
荆庄村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胡官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25107223。 |
荆庄村是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文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13001267。 |
鱼山镇荆庄村位于大蒜市场中心地带,全村现有农户260户,共有人口706人,其中党员22人,高中以上学历的18人,现有农业用地1200余亩,其中耕地种植面积1000亩,至2010年底全村工农业总值达到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荆庄村共有党员22名,支委3人,村委3人.两委班子工作正常。现任村党支部书记荆洪光是2010年新当选党支部书记,年轻有为,家庭稳定,责任心强,富有工作能力,有丰富……。 |
荆庄行政村(辖荆庄)明弘治年间1488年至1805年,荆氏由城西南王浩屯迁此建村,1987年10月立碑。荆庄行政村位于菏泽城西南,742人,总占地面积827多亩,本村以种粮为主。有荆王苏李四大姓氏,各占人口的90%、2%、3%、5%。本村手工作坊居多,手工业带动了经济发展。……。 |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产大队。1984年9月15日,根据县《政社分开建乡(镇)政府》工作报告,改称村委会。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荆庄村……。 |
荆庄村位于清河镇东北角,与北辛庄、段壁相邻。全村有2个居民组,248户,986口人,耕地面积2023亩。全村以传统的小麦、玉米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村两委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水果种植业,目前村水果面积面积达到300余亩,深井四眼,其中人蓄吃水用井两眼,为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吃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村两委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福祉为己任,着力实施民生工程,大力度解决民生问题,投资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