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村概况: 我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部,距离白沙镇8公里,全村人口以农业为主,总人口1200多人,居住着较多的少数民族,全村土地面积22882亩,其中林地面积17613亩,耕地面积940亩,种植大面积的绿化树苗木,自2013年以来我村融园绿色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有黄心屋、乌塌菜、羽衣甘蓝等新品种,力求新、使消费者获得健康需求……。 |
岐岭乡井下村位于省道309线旁,全村总户数246户,总人口840人,5个村民小组,46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8名,全村耕地面积460亩、山地面积4300亩、红柿种植面积320亩,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2006年,井下村抢抓洪灾重建家园的机遇,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紧紧结合起来,以拆旧建新,科学规划为原则,对全村分3个片区进行建设,新农村建设初具邹形,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并在井下……。 |
早期称为井溪,因“溪”与“下”方言谐音,故名。新中国成立前人们习惯叫为井下,相传以前挖井要通过溪圳才有水,故称“井溪村”1953年为井塾堡辖井联二个区,1958年公社化时为井下大队,1999年改称井下村委会。井下村……。 |
1958年为湖湾乡,同年东为湖湾大队;1966年从湖湾分出成立井下大队;1968年成立井下大队革命委员会,1978年复名井下大队;1983年与湖湾、建国合并为双水乡;1984年双水乡拆分成立井下乡;1987年改称井下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改称井下村村委会至今。井下村……。 |
解放初属龙潭乡;1958年至1983年为井下大队,属龙潭公社;1984年2月撤销生产大队设井下乡,1986年改为井下村委会,1990改为井下管理区办事处;1999年改为井下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井下村位于龙潭镇北部,全村总户数335户,总人口1398人,全村耕地面积664亩,山地面积3071亩,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03万元,人居纯收入3363元。……。 |
梅州市平远县井下村位于仁居圩东2公里。井下村辖16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332户,人口1243人;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井下村年平均气温为19.5℃,年降雨量约为1693毫米,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风力小,霜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甜玉米、仙人草、烤烟、生姜,村特色经济收入有267万元,上一年井下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867.5万元。近年来,井下村……。 |
井下村地处元氏县城西部,毗邻红旗大街南延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丰富的硅沙资源。人口2370人,耕地5323亩,两委干部4名,设一个党支部,党员62名。……。 |
井下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牌楼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8206213。 |
此地原有一口古井,故名井下。1949年前,属第三区七琴乡第二、三保。1949年后,属第二区狮峰乡。1956年,属七琴乡。1958年,设立井下大队。属七琴公社。1984年改设为井下村村民委员会。属于七琴乡。1993年5月,七琴乡撤乡改设为镇。2003年由芦岭、田东、井下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井下村村民委员会,属于七琴镇,地名沿用至今。井下村……。 |
1913年属莲花县砻西乡井下村。苏区革命时期为兴贤乡井下村。1950年属庙下乡,1956年属庙下乡高级合作社;1958年属南村公社为井下大队,1984年3月改称荷塘乡井下村民委员会。得名后一直沿用至今。井下村……。 |
井下村位于方太乡东部山区,省道上三线穿村而过,与城岗乡、鼎龙乡交界。全村辖野鸡山、钩福、富山、箬坑、朱屋、秤钩湾、塘窝、南山、井下、七胜、田福等11个村民小组,272户、1226人。全村有山地面积6279亩,耕地1164亩。井下村经济作物有烟叶、脐橙、油茶、中药种植等,井下村森林覆盖率高、矿泉水资源丰富,兴国县百丈泉矿泉水产自井下村。……。 |
莘畈乡井下村位于婺城区西南部,距离金华市中心56公里,所辖区域面积近10平方公里。该村共有六个自然村,460户,总人口1220人,耕地面积380亩,山林面积14600亩,全村共有53名党员,村两委成员6名,35名村民代表,是典型的纯山区贫困村。这几年,在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村两委团结一心,引导广大村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饱满的热情谋发展、求致富,扎实稳步的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