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街口村

街口村

  街口村位于新安江沿线,王街公路沿线,与浙江交接,辖6个村民小组,人口939人,其中党员43人。该村经济 主要来源是茶叶和网箱养鱼。由于建设新安江水库,该村水位提升后较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消失,目前保留比较完备的是省保-福宅。随找街口至鸠坑跨省公路的开通,该地的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街口只有一座悬索桥,不能通车,街源乡镇的农产品等还不能畅通渠道,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驻地在街口村,故名。1979年3月,经县批准,把新公路(今新城中路)以北围绕县城的城郊公社雄锋大队的6条自然村划归街口镇管理,定名为街口大队;1983年12月,并入城郊区的中联乡;1987年1月改称街口村委员会,并划归街口镇管辖,沿用至今。街口村……。
  街口村是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小江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722001201。
  因位于蕲州东长街东端的出入口处,故名。该地明清时曾属安平上乡清化里;民国时期曾属城厢联保;1951年属蕲州镇;1956年属雨湖乡五一三社;1959年为蕲州钢铁公社“五一三”大队;1961年为蕲州镇东门公社五一三大队;1975年为蕲州公社大畈头大队;1985年大畈头村一分为三,其中东长街出入口附近的几个自然塆(四个队)组建成一个村,更名为街口村,属土台乡;1987年为蕲州镇街口村至今。街口村……。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至清末(1911),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仁乡六十六都,1914-1949年前属黄龙区白沙乡。1949年隶属水源乡。1958年建水源公社设为阳光大队。1960年隶属白岭公社。1961年隶属水源公社。1968年隶属白桥公社。1972年隶属水源公社。1984年更名为街口村,沿用至今。街口村……。
  1958年为徐家坪公社街口大队,1984年为徐家坪乡街口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11年为徐家坪镇街口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街口村……。
  地处白石街口而得名,故名街口。解放后称为街口村,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街口大队,属白石管理区,1981年属白石公社,1984年改称街口行政村,1985年12月属白石镇,2011年6月属白石街道。街口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