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黄埔村

黄埔村

  由“黄厝路”、“笼仔埔”两个自然村名各取一字组合为建制村名。黄埔于1944年成立属于霞美乡的黄埔保。新中国初期,黄埔的黄厝路社属第四区(旧镇区)白石乡所辖,笼仔埔社则属第七区(杜浔区)院前乡所辖。1955年从白石乡分出黄厝路社,从杜浔区院前乡分出笼仔埔社,成立黄埔乡,属旧镇区管辖。1956年黄埔乡合并于五社乡。1958年9月成立属于旧镇公社五社管理区的黄埔大队。1961年7月撤销管理区,属从旧镇公……。
  因黄埔溪穿境而过,溪绕群山,流量较大,每当雨季,水流湍急,夹杂着大量黄土,“浦”通“埔”,故名黄埔。原属黄埔乡,公社化时为黄埔管理区,1969年成立大队,1984年设立黄埔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黄埔村……。
  民国初设书楼背,属中正区,民国24年(1935年)随学校名由振文初小改称黄埔保,故名。民国初设书楼背,属中正区,民国24年(1935年)随学校名由振文初小改称黄埔保,属中正乡(区),建国初属陈埔村,为中正区管辖,1952年设黄埔乡,属武东区,1955年属十方区,1956年并入陈埔乡,撤区并乡后,属六甲乡,1960年又属十方乡,1961成立黄埔大队,属六甲公社,1965年属武东公社,1984年成立黄……。
  黄埔村系福州市永泰县葛岭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葛岭镇西部,地处金鸡山南麓,大樟溪沿岸,村居大部分紧邻203省道,距城关14公里,离福州41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村落与居民】村落总面积9平方公里,有黄埔金鸡山、渡头、马坑、后楼、王坑、下道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 157户,总人口668人,劳动力418人。2007年村财收入600元,人均收入4485元。全村现有党员21人(其中女党员4人)。【历史文人……。
  黄埔村概貌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黄埔村系周宁县李墩镇行政村之一,位于李墩镇六浦洋西部,离镇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19公里。【村落与村民】黄埔村共有耕地面积957亩,全村人口1530人,285户,劳动力531人。【党属情况】黄埔村有党员32名,其中女党员3名,困难党员3名,流动党员7名。【村风村貌】黄埔村位于宁武高速公路互通口经过区,是李墩区域经济和“中心集镇”建设的工业园区之一。黄埔村民风淳朴,村……。
  黄埔原称黄塘埔。早年张、陈两姓氏先人赤到老屋小组一带,定居东江河北岸,因地外东江,水运便利,土地肥沃起名黄塘埔,后来简称为黄埔。黄埔原称黄塘埔,后简化称为黄埔。解放初实行乡制,属博罗县仍图乡;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期称生产大队,下辖每个自然村称为小队;1986年设镇时称管理区;1994年起称黄埔村委会;在2003年3月6日划归惠城区汝湖镇。黄埔村……。
  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位于镇南部,我村辖15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789户,人口3903人;全村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3亩。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1.2,年降雨量约为1450.2毫米,气候特征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水果,村特色经济收入有,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780万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断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因地制宜……。
  因此处多为黄泥土壤,原大队又驻扎在黄土垇,便取“黄”字与地名用字“埔”组合取名“黄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筠胜利乡,1956年属黄埔乡,1958年属黄埔乡,1963年属筠门岭公社,1970年属筠门岭公社,1984年属筠门岭乡。1989年属筠门岭镇。黄埔村……。
更多资料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