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祠村位于漳平市桂林街道南部往永福八公里处,全村有人口825人,土地面积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8760亩,耕地面积686亩,全村分六个自然村,八个村民小组,自然村落分布比较分散,其中一组新山,二组溪边,三组黄佳坪,四、五、八组上黄祠、六组下黄黄祠、七组十公里,上半边新山、溪边、黄佳坪三个自然村,主要经济收入以种植柑桔、柚子、毛竹为主,上下黄祠、十公里三个自然村村民的主要收入以生猪养殖、种植毛竹、蔬菜……。 |
清朝,黄氏祖辈在这里修了一座高大雄伟的黄氏宗祠,占地2280平方米,是双溪桥街至贺胜桥街的中心点,也是路过客人休息吃饭的地方。二十世纪50年代起在这里先后成为乡、公社、村委会驻地,形成一个小集市,也是贺胜桥镇余花片7个村的中心点,被称为黄祠街,村名以黄祠为名。明清时期,隶属咸宁县宣化乡下五都。民国时期,花园张、下郑(郑天宝)、余湖里、唐官仁、上郑、八碑垴、唐陡山、唐碧(又名唐毕)、郑旭、大屋孟、刘……。 |
早年曾建有黄氏祠堂,此地是黄氏族人的发源地,故得名。黄姓起源于远古时期,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一带,族人后跟随颛顼迁至中原地区。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元末明初迁入蕲水(今浠水),系境内黄姓始祖。清朝时期属蕲水县上乡;民国时期属第二区;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成立群乐社,属学院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群乐大队……。 |
黄祠村是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902104999。 |
1936年属民国政府钟祥县第五区九华乡;1941年属民国政府丰隆乡;1946年属民国政府胜利乡;1949年属洪山县第四区张集区刘家岭乡;1956年属钟祥县张集区建设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设立民建大队,属张集公社刘岭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张集区刘岭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张集公社刘岭管理区;1980年原民建大队更名为黄祠大队,属张集公社刘岭管理区;1984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 |
1947年黄龙解放,黄祠村名为黄祠,属黄龙爱国民主政府管辖;1948年属黄龙区,1948年至1951年,黄祠属黄龙区管辖;1956年2月黄龙并入峪山区,黄祠属峪山区;1958年设人民公社,黄龙改为东风人民公社,设黄祠大队,属东风公社;1958年10月撤区,黄龙并入峪山区,黄祠大队属峪山区;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峪山区分为峪山、黄龙两个公社,黄祠大队属黄龙公社;1984年3月,设区建乡,黄祠大……。 |
黄祠村是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木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126107999。 |
黄家祠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地名为名。解放初为白埝村,1958年为白埝大队,1984年改为黄祠村。2007年合村并组时保留原建制,2020年将黄祠村、东君村合并,设立黄祠村。黄祠村简介黄祠村位于中农镇北大门,北与北斗镇接壤,东与东君村相邻。南与龙台村相邻,县道公路横穿全村,全村辖7个经济社,农业户424户1374人,共有耕地面积1475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近年来大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