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场村位于朱仙庄镇东北部,北为汴南村,南接小黄河,西接朱庙村,东与大店镇接壤,由原洪河、大江、关魏、谷闫四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5521人,面积16.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817亩,现有前场、后场、洪庙、小马、柳园、小庄等24个自然庄,村委会驻地设在原后场村委会。本村为农业大村,全村以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烟叶、西瓜、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较大,为镇烟叶种植基地。后场村通村道路为“T”……。 |
后场村紧邻大香线人口420余人,19名党员,两委5人,面积750亩,民风淳朴,已完成新农村改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
后场村位于沧海路南,张孙村路东侧,是沧海路精品区域创建村,全村人口1030人。2015年以来,该村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干劲十足,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早。……。 |
后场村位于长凝镇西南2.5公里,北1公里为杨沈庄村,男0.5公里为北城子村,东跨小清河1公里为毕庄村,西2公里为东染各庄村,村址占地面积120亩,耕地面积501.3亩,居民93户共287人,其中党员16名 。……。 |
唐初程咬金聚义瓦岗寨(白圪塔境内),是寨后头的练武场,故称后场。唐圣历元年(698)属銮驾镇。历经五代、宋、元、明,至清同治六年未更,清同治六年(1867)属闫庄。1947年9月成立农会。1954年成立互助组。1955年成立了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与阎屯合并后成立高级社,即闫庄村集体农庄。1958年成立闫庄大队,属闫庄公社。1960年3月划归伊川县,属闫庄公社。1961年又为后场大队,复归嵩县……。 |
因此地原是打谷场地,有二场一前一后。此场在后,故名。民国年间属东海县,1949年属灌云县董集区,1966年为山东大队,1981年改名为后场大队,1983年改为后场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18日小伊撤乡设镇,沿用至今。后场村:位于小伊乡以东1公里处。……。 |
后场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肖家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3108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