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村委会位于昌江县王下东南边,距离政府12公里,辖俄力、南力、南方、桐才四个自然村,人口698人,163户。2012年农村剩余劳动转移3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650元,五保户19人,低保对象39户178人。现有水旱田面积309.8亩,橡胶面积3248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山兰稻、木薯;经济作物是橡胶。洪水村船型茅草屋洪水村是海南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黎族船形茅草屋村落,共有153间船型茅草屋,目前香港……。 |
洪水村位于祖山镇南部,全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62户,602口人,耕地面积827亩,山场面积16000亩。 ……。 |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洪水大队、白马大队,1966年-1976年改洪水大队革委会、白马大队革委会,1977年-1983年称洪水大队管委会、白马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设分社易名洪水村民委员会、白马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村并村时,合并称为洪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洪水村……。 |
洪 水 村 嵯峨乡洪水村位于我县北部三方路沿线,原洪水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332户,1250人,耕地面积1892亩,村上两委班子共5人,村有党员共计47人。该村在过去有南、北、东、西四大城门,有古城墙,是三原护军城和三原县建县后第一县城的辖地,曾因村前横着一条清河水,故名横水,此一说也;二说多发洪水而名。东村位于三县交界处,解放前虽然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却是三原、西安通往陕甘宁边区……。 |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改叫生产大队。1984年9月15日改称村委会。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洪水村……。 |
一、基本情况洪水村位于武乡县东部,是洪水镇政府所在地,南沁线从村中央横穿而过。与邯郸,黎城,左权打交界,交通便利,商贸发达。全村240户,总人口740人,男女比例约为1:1。是洪水镇商贸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经济繁荣,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洪水村两委班子成员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与广大群众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全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中都得到迅猛的发展,无论是在家庭创……。 |
前洪水村基本情况前洪水村位于平定县东部的偏远乡镇,有5个自然村,144户,426口人,其中城镇人口6人,劳力236,党员15人,农村人均收入3869元,土地面积5022亩,耕地面积744亩,玉米504亩,谷子100亩,其它140亩,粮食总产量192吨,林地面积490亩,核桃林面积5亩,残疾人口16人,小学1所,卫生所1个,农村硬化路达到5公里。村境内地下无资源,地面少企业,是典型的以农、林、运输业……。 |
洪水村简介洪水村属于山河镇,地处泽州县南部山区,距市区31公里,距镇政府驻地3公里,共有68户,230口人,总耕地411亩。该村傍近207国道,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比较发达。2007年人均纯收入3700元,全年经济总收入186.5万元。……。 |
洪水村位于昔阳县城西南5公里,属大寨镇管辖,距207国道2公里,距大寨5公里,是大寨镇的一个人口大村、经济大村。洪水村共有810户,2054口人。洪水村全流域土地总面积3201.6亩,村庄占地面积582亩,村庄坐北朝南,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0.5公里,县道洪马公路村前而过,将洪水河、滩地截在村外。村委会、广场、中小学、超市集中在洪水村中心地带,通向村庄公路4条,直接与公路相通,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 |
境内小溪夏季多涨洪水命名。解放前属国华乡第二保,解放后为八村,初级社时为五丰社;1958年公化时时为群峰耕作区;1962年命名为五丰大队;1981年10月更名为洪水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洪水村,建立村民委员会,属天星乡;1992年9月撤乡建镇时划入国华镇;1995年10月属天星乡(乡镇建制调整恢复天星乡);2020年建制调整,属天星镇。洪水村……。 |
洪水村简介洪水村位于宝马镇东北部,由原来的三郎村与洪水村合并而成,东与珠嘉镇相邻,南与石缸村相邻,西与城关城相邻,北与石联村相邻,全村交通便利。全村辖区6个社,共有常住人口2677人,常住户767户,外来人口几十人,全村总面积175余公顷,合约2650余亩,环境优美,是上级列入新农村规划建设村之一。联系方式:15883319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