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浮镇红旗村位于双浮镇东北部,南临双原路,东临郭庙乡,北与马集相邻,西与前进村接壤;草河,界洪河两大河流穿境而过,土地肥沃,水土资源丰富。该村于2006年12月由原张沈村、李中村·王庄村合并而成。目前,全村总面积5.8平方公里,辖17个自然庄,21个村民组,1126户,总人口5168人,耕地面积5758亩。该村于2006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12名.……。 |
1975年开挖红旗大沟排涝,1978年从徐台村,中心村,钱台村迁到红旗大沟。1978年建村,至今未变叫红旗村。红旗村位于五河县城东部,怀洪新河南岸,东邻杨庵村,西接漴南村。由原方庵、红旗、引河三个村组成。 红旗村人口3507人,有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5200亩,其中蔬菜面积1000亩。现有党员59人,党小组8个。……。 |
取“红旗标兵”之意而得名。1958年属望疃人民公社,1983年属望疃区望疃乡,1992年撤乡划镇属望疃镇,2008年黄堂林村与邵魏村合并成一个村,由上级部门命名为红旗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红旗村位于望疃镇政府东南部约5公里,全村共有人口4315人。耕地6122亩。……。 |
红旗村由原上水、高岭村合并而成。地处毛尖山北部,属高寒山区,平均海拔600米。北与石关象形相邻,西南与温泉莲花、天堂余安接壤。总面积15平方公里。人均山场3.2亩,耕地0.5亩。辖26个村民组,612户,农业人口2243人。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和农业收入。有标准化小学、村部、卫生室。水泥路直通村部,通讯信息方便。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为彻底改变这一面貌,我们将努力拼搏,把红旗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 |
红旗村位于凤仪乡西部,南部与池州市隔江相望,东部以红巾村相邻,北部和凤仪村为邻,南边和OU山镇隔江相邻望。全村面积7.2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859户,总人口2449人,其中0党员70人,农业劳动力1340余人,耕地面积2900亩,外滩面积6000余亩,意杨林面积5000余亩,鱼塘面积500余亩,主产棉花、油菜、小麦、玉米,次产花生、山芋、黄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将近1740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 |
因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象征,故而得名红旗村村民委员会。红旗二字象征着对党和国家的热爱。1958年,为红旗大队,属高河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为红旗村村民委员会,属高河乡人民政府;1985年撤乡设镇,属高河镇人民政府,地名沿用至今。红旗村概况红旗村位于高河镇西部,东临高河社区、南接高河大河,西与太极村相邻,北与县城毗连,是半丘陵圩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1988人,共48……。 |
红旗行政村地处马店集镇西南6公里处,斜直路以南、五道沟以西。 全村辖7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3982人,其中男2082人,女1900人。60岁以上人口493人,占总人口的12.4%。在校各年级学生183名。有计生服务室3间,各项制度齐全,计生专职干部2名。全村耕地6630亩。 ……。 |
取村里各方面都能领先之意,取名红旗村。1949年属红旗生产大队,1965属谷圩人民公社,1969年属程集人民公社,1978年属张庙生产大队,1983年属阚疃区谷圩乡,1988年改称靳圩村,1992年撤乡并镇属阚疃镇,2006年更名为红旗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红旗村位于阚疃镇茨淮新河北岸,阚疃镇东北部,与蒙城县篱笆镇接壤,距阚疃镇6公里,现辖4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总人口3357,拥有耕地4……。 |
汤沟镇红旗行政村地处无为长江外户,东邻二坝镇,无为大堤横穿本村4.1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共有32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537人,耕地面积2100亩,党员106人(流动党员9人),村干部7人。 本村群众以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4655元。 种植业主要以种植油菜、棉花为主,特色经济作物有日本红冬山芋、大棚蔬菜;养殖业主要养棚鸭、猪、鸡、鱼、等。近年来,在村两委一班……。 |
红旗村地处姚村集镇西北部,西北与宣州区洪林镇、北与十字镇毗邻,有17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总人口3034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农田面积约2800余亩,山林面积约22000亩。全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红旗水库坐落在境内,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树木、毛竹等林木资源丰富,盛产茶叶、板栗、油茶、杨梅、烟叶、水稻等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招商……。 |
红旗村地处白桥镇东北部,牛屯河北岸,与姥桥镇相邻,由原北大、红旗二个村合并而成,面积约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4372亩,全村总人口约4450人,44个自然村。交通十分便捷,省道和沈路贯穿其中,所有自然村都通石籽路。在水利上,村内设有抗旱站11座,经过全村上下多年的努力,村内水利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防汛抗旱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旱涝保收。其他公共设施也有所加强,全村所有自然村……。 |
红旗村位于朱集乡北部,村庄紧靠201省道。本村人口3274人,750户,可耕地面积6000多亩,人均约2亩。辖10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共有党员63名。 村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全心全意为村服务、为民服务,积极开展村中的工作。认真落实“五个载体”,带领全村人民依靠丰富的地区资源,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瓜菜、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村中的特色产业,并形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了红旗村养猪……。 |
红旗村,交通便利,隶属于丹城镇,人口4591,地亩7199亩,党员112名,下辖两个党支部分别为老龄党支部,生产党支部,下辖五个自然村分别为荆楼,齐山,小秦庄,大秦庄,化各,本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良好,认真坚持村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加强群众监督,把村委会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让群众满意,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村务公开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等民主理财小组、监督小组,常年坚……。 |
因其取自“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之意,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1949年解放后废保甲设政府为正祠乡湖底村;1951年土改因当地有王家楼房,改名为小楼大队;1961年文革破四旧更名为红旗大队,隶属于建设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为红旗村,属建设乡;2004年9月随建设乡并入正阳关镇,属之至今。红旗村位于千年古镇--正阳关镇的西北部.310省道横贯全村.北与正阳关农场接壤,东临肖严湖.辖13个村民组.……。 |
红旗村村情简介 红旗村由原上宕、抱山两村合并,位于小池镇东北部,现有2200余人,有26个村民小组,550余户,总面积16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2180亩,耕地面积988亩。村内主要经济作物有蚕桑、茶叶,“抱山黄烟”全县闻名,林业方面有松树、毛竹,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小池镇大型石料厂落户我村,文化方面有后屋龙狮队,千年古刹“独阜寺”座落我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光临我村考察,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