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镇海设卫后,下面设关,本村是第一关,故名。明朝年间为鸿关社,清朝年间改为关头堡,1940年为隆教乡关头堡,1947年为镇海乡关头堡,新中国初期属第六区(共黄坑区)的镇海乡所辖,1959年2月改属港尾公社关头大队,1988年从港尾乡析出设隆教畲族乡,,改为龙海县隆教畲族乡关头村,1993年改称为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关头村委会并沿用至今。关头村……。 |
关头村位于连江县东岱镇区西侧,距离省会福州58公里,距县城1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共700户,总人口2529人,以林、高、郑、吴姓氏为主。全村农用地面积2054亩,其中:耕地824亩、园地30亩、林地1080亩、其它农用地50亩。以种植业、经商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中关头村的手工白粿面在连江县颇负盛名。关头村山清水秀、气侯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凉爽,雨量充沛……。 |
关头两边被大山夹着,是出入的必经之地,属于一个紧要关头,故而得名关头。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尚德区刘家坪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尚德丹堡区刘家坪乡。1955年10月合并区、乡机构后,属丹堡区刘家坪乡。1958年12月成立丹堡公社,为丹堡公社关头大队。1961年公社划小,为刘家坪公社关头大队。1983年刘家坪公社改为刘家坪乡,属刘家坪乡辖。1984……。 |
关头位于周窝镇政府东南8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人口836人,户数255户,耕地约1700亩,村民经济收入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村两委5人,党员25人。……。 |
关头村是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70781006248。 |
2016年撤销社区,桥南、桥北、柿园三村合并,因地处关头古镇,又是原关头乡政府驻地,故命名为关头村。2016年桥南、桥北、柿园三村合并为梁山镇关头村村民委员会。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关头村……。 |
1947年至1949年,实行区村制,为关头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一区;1953年至1958年,实行区、乡制,为关头高级社,隶属城关乡政府;1958年9月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关头管理区,隶属城关公社;1961年5月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为关头大队,辖7个村小组,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4月至1999年,实行乡、村制,为关头村民委员会,辖7个村民小组,隶属城关镇政府;2001年,实行……。 |
关头村位于长治县最南端,与高平市接壤,紧邻2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村内环境舒适,全村共有总人口523人,户数126户,耕地364亩,林地绿化1500亩,果园100余亩为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全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水、电费,电视收视费等多达十余项的免费,并每年每人发放大米、白面各一袋、食油一桶,供应煤炭每人半吨,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
岔口乡关头村,位于屯兰川上游,距古交市区35公里,距风景秀美的二龙山3公里。全村面积21.4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村,463户,1514人,党员51人。耕地面积3200亩,林地面积1700亩。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11元。2006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2007年,关头村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的省级重点推进村。产业发展思路:1、在垫地的基础上,建温室200间,大规模发展蔬菜种植。2、继续种植核桃树等经……。 |
(一)概况。关头村位于古交大川上游,太古线横贯其中。全村下辖关头、安家庄、水泉源、沟儿里、峰子坡5个自然村,在册人口200余户,940余人,现有耕地面积为余亩。(二)党建情况。关头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较为健全。两委班子团结协作,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三)发展现状。关头村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为:一是种植业。村民大多种植玉米、谷子、土豆、豆类等小杂粮。二是育苗业。自2009年起,村民……。 |
据当地《林氏宗谱》载,该地东面是海湾,明朝时,曾在此建筑土城,并设关卡于埠头,大小船只进出均要在此靠埠接受检查,故名关头。淸属临海县承恩乡十九都,后改属承恩乡关头庄。民国属城关乡。1949年解放初属城关乡。1950年8月,属下洋乡。1955年成立关头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同年2月,属城关乡。1957年3月重属下洋乡。1958年冬,属下洋管理区。1961年10月,建关头大队,属关头公社。19……。 |
关头村位于象山县新桥镇中部地区,村内区域面积2800亩,耕地面积1400亩,山林面积6000亩。全村856户,2718余人,现有党员82人,25个村民小组,48个村民代表,200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 关头村交通便利,省道茅石线沿村而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村周边土地肥沃,适宜经济林作物生长,尤以种植柑橘盛名。2007年,村实现了实施道路硬化、优质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