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官路村

官路村

  官路村位于松溪县茶平乡的东部,距县城八公里,属茶平乡最大村,2009年以来被县里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心村,全村共有670户,2676人,13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0020亩(其中:林山7860亩,茶园2160亩),耕地面积3336亩。官路村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农民收入主要依靠茶叶、蔬菜、烟叶和粮食等产业。 ……。
  官路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即官路街,下叶处,上叶处,前山排,下石,马达背。总人口1226人,外出人口183人,占15%。 全村耕地面积1680亩,林地5500亩,主要种植水稻、山薏米。辖区内工业1家浦城佳乐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辖区内有浮盖山景区,官路中学1所,官路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1所。……。
  官路村基本情况简介 官路村位于内厝镇最北端,与新圩镇桂林村相接,由官路下、坝上陈、马池内三个自然村组成,是革命老区之一。全村人口1459人,359户。占地3426.28亩,其中山地林868亩,旱地645.2亩,水田595亩。自然条件比较差,风大沙多。村民比较安稳,以农为主,打工为辅,人均年收入3250元,其中低保户6户、贫困户14户、富裕户30户,是内厝镇2004年度唯一的贫困村。在有关部门帮扶下……。
  官路村位于穆源溪下游,东与超墘村磨裡溪坑为界,南与汉头村接壤,西与大模村毗邻,北隔穆源溪与鸿尾村相望,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0亩。距离鸿尾乡政府所在地只有1公里路程,人口密度高,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9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外地搬迁我村的人口达800多人,为官路村周边企业用工提供丰富人力资源,我村交通便捷石溪公路114县道贯穿全境,落户官路村规模以上企业有福州闽泉工艺品有限公司,……。
  官路村位于同安镇北部,东与文际村接壤,南邻樟坂村,北与大洋镇宵洋村交界,西于荷洋村交界,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3.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66亩,林地面积4099亩,村办茶园605亩,辖有官洋、官路、大洋三个自然村,总户数467户,总人口1564人。其中0党员38名,村两委成员10名(其中支委5名)。村级综合服务场所于1984年6月建成,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135平方,使用面积135平……。
  明清时代官员往来福安到寿宁之间必经山枣坑岭,路经此地停轿休息之所,故称官路。“文化大革命”中被强化为“光路”,1980年恢复原名。官路村起源于宋,有“刘氏聚族于斯”,后成荒村。明嘉靖二年(1523),林氏迁入官路,重建此村。清雍正年间(约1722),范氏迁入,光绪年间(约1878)张氏迁入。1949年初期为第五区(南阳区)官路乡。1959年为南阳公社官路大队。1963年5月为南阳区官路小公社。19……。
  传说该地有两条龙脉(山脉)起自埕边,一条延伸上薛,一条逐鳌头,叶相(叶向高)为破此风水,铺一条蜈蚣形石条路(百姓称官路)斩断龙脊。村建在官路东侧,故称。元朝属化北里下都,(崇德乡)有南卓境。1943年属平上乡东部郭保,保驻东郭。1950年属第7区薛港乡。1958年属高山公社,沁前大队。1961年为官路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三山乡。1990年乡改镇亦随之。官路村……。
  旧时境内有条南北大道直通乡政府和龙王庙,俗称官路,故名。解放处糜滩五区,1956年成立官路大队革命委员会,80年更名为官路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官路村……。
  因村内有一条由官方修建的大道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红旗公社祁家庙大队,1962年属祁家庙公社官路大队,1964年划归祁家庙公社,改称官路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祁家庙公社官路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官路大队改为官路村,沿用至今。村委会驻地郭家湾。官路村……。
  官路村位于雷岭河惠政桥西侧,葵和公路从村境北而穿,属县城南区规划控制区。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黄姓一支从福建莆田迁至旧厝定居,后移到官道旁立寨创业,故名官路村。全村现有206户,总人口数1203人;全村耕地面积360亩,其中水田240亩,旱园120亩;农业种植主要以水稻、蔬菜为主,农业生产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内有国营小学一所,占地面积约12亩,已建教室面积约600平方米,在校学生1……。
  官路村是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45103110211。
  清代中期,从本乡凤凰岭村迁于此,因东昌府到曹州府官路经此,故名“官家路”,简称“官路”村至今。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二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二区。1956年属山东省范县张庄区。1958年并入张庄公社张沙窝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省范县张庄区。1968年区改公社,属张庄公社张沙窝大队。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张庄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从张沙窝大队析出,设……。
  以官与路的传说而命名。相传三国时代,有位东吴王妃隐居于桂峰山,因而管家的桥子经常往返此地,每次都要绕丛林半圈,才能通过,很不方便。为此找来了地方官吏,下令砍开丛林,修条直路。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段路称为官路。1951年属阳新县第二区;1957年属阳新县太子区和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金海公社,洪桥管理区红色五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太子区红色公社五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太子公……。
  官路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大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6106214。
  因地理位置处于古时官道的路口而得名。历史上有条淮安县到盐城的官道经过官路村,官路村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交通路口。建国初期为官路高级社,1958年官路村从何桥小乡中单独划出改为东风大队,1983年改名为官路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官路村、胡宋村、丁姚村合并为官路村且经上级批准设立官路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官路村:位于顺河镇以东5公里处。……。
更多资料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鐤い鎰剁畱缁犵娀鐓崶銊р姇闁稿顦甸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Ь椤鎹㈠┑鍥╃瘈闁稿本绋戝▍锝夋⒑缁嬫鍎滈柟鍑ゆ嫹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