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苟家村

苟家村

  因境内苟家庙而得名。已毁。2001年由原墙院村、石鸡村、苟家村合并为现今的苟家村,沿用该名至今。苟家村……。
  1949年隶属临夏县,1980年划归到积石山县石塬人民公社,1982年改为石塬乡苟家村民委员会。苟家村……。
  苟家村位于临夏市折桥镇北部,因最先居住的以苟姓人居多,村名由此而来并沿用至今。村子北面山上有座道观,始称太极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民国时期改名苟家观,成为苟家村的一个地理标志。历史上甘肃省著名的书法家苟炳甲就是折桥镇苟家村人,清光绪年间生人,字文诺,清光绪27年任河州镇标千总,人称苟副爷。以书法著名,行草隶撰均擅长,其隶书更为一绝,河州(今临夏)店肆商号匾额多出其手,家家中堂其书最多,时人有“家……。
  宋朝(公元960-1279年)形成村落,因当地雷姓、苟姓居多故称雷苟家村。解放初期雷姓村民多外迁,故更名苟家村。中华民国时期,属太昌镇第四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宁县第十一区(新庄)第二乡(青牛);1958年,成立青牛大队,属和盛公社新庄管理区青牛乡;1962年,属太昌公社;1980年,自青牛大队析出苟家大队,属太昌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苟家村,属太昌乡;2015年12月撤乡建镇,属……。
  张坊镇苟家村位于张坊乡西部,有耕地33公顷,居民95户,299口人。据传清朝中期李姓一家从河北枣强县迁入,形成村庄。清道光年间,商河县张坊乡王辛村民间医生王立礼,为养家糊口独创花鞭鼓,在北京天桥一带卖艺。在京城有“十八滚”花鞭鼓之说,因到皇宫为皇帝表演时,道具箱绳断,皇帝御赐皇龙绳八根。其后王立礼年迈返回王辛村。回村后,王立礼便将此艺传给了王佃乙村的王元风父子、苟家村的张风云及李希平、小张家村的张……。
  1984年政社分设,设立苟家村村民委员会,属徐木乡;1991年柳家并入苟家村;2011年随徐木乡并入大程镇,属大程镇至今。苟家村……。
  1958年公社化时,因大队驻地苟家村命名为苟家村大队;1966年”文革“时期更名为卫东大队;1969年恢复苟家村大队;1984年设乡镇时命名为苟家村村民委员会。苟家村……。
  苟家村位于高平市建宁乡东北角,北与长治、陵川两县相邻,距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距高平约29公里。全村130余户,总人口487余人,1个村民小组,党员人数16名,村民代表8人,支村两委干部6人。全村耕地以玉米种植为主,村里有卫生所、幼儿园各1所。近年来,两委干部抢抓政策机遇、团结一心,大力水网改造工程,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吃水困难的问题。大力实施户通水泥路工程及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硬化路面达12854……。
  苟家村地处鸡冠山乡东南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鞍子河场镇1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300多人,境内以山地、河谷为主,平均海拔高度1200余米。其中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全年日照少,云雾多,湿度相对较大,年平均气温约16°。这种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今天苟家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境内不仅有优美壮观的白云沟风景区,还有白云庵历史遗址、高耸入云的风火楼和千年自然风洞。整个区域内景色秀美,空……。
更多资料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