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2005年由原余湖村、高集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辖46个村民组、1176户、512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80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3735亩,林地面积272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70元。……。 |
高集村位于谢集乡的东南部,西与东陈村相邻,东与吕寨镇相邻,北与大王村相连,化高路从中穿过,交通便利。辖区面积4.8平方千米。该村现有人口4728人,1015户,耕地面积4603亩,所辖自然村19个,党员数70,村室建筑面积116平方米。 高集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没有村办的企业或农副产品加工业。全村有近1000名精壮劳力,常年在大、中城市打工。全村有1个养牛专业户,1个养鸡专业。村土地平坦,水……。 |
高集村村位于大杨乡西部,西面与本市的灵璧县相邻、东部、南部和北部分别与李庙村、三时村、曹安村相邻,辖区总面积9.1平方公里,辖人口4809人,8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全乡集镇街道的开发建设工作,通过多方引资,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累计引进开发建设资金近2000万元,目前高集街道已初具小城镇雏形,随着建设的不断深入,高集街道的集市贸易功能一定会日臻完善,必将充分发挥它在新……。 |
高集村是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0503105220。 |
因其位于“虎狼关”,居住群众高姓较多,后有在此地逢集,因位于高集自然村,故名。民国21年(1932年)与临洮县分置,属康乐县第一区,1958年9月设立虎关人民公社,简称虎关公社,公社下设高集大队,11月21日撤销康乐县建制,并入和政县,虎关乡仍为人民公社,高集村仍为高集大队,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康乐县建制。1983年4月25日至7月31日将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高集大队改为高集……。 |
高集村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龙王李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9231107230。 |
高集村地处邓州市西南30华里,邓彭公路横穿全境,是高集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人口2792人,耕地3841亩,四个自然村,十二个村民小组。 近年来,在市有关部门的帮扶下,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支两委一班人,锐意创新,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先后兴办了:锦祥轧花厂、面粉厂,好运来灰沙砖厂、煤球加工厂等企业,就业人数462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0%。 我村要加大农业投入,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种植,养……。 |
明弘治年间,张姓由今兰考县张寨迁此。因黄河河务官居此,称衙门岗。马姓由老城官鲁迁此与张氏为邻,又马庄。后兴小型集会,且位居高堤,人称高小集。明万历年间,集会兴盛,而东南方之老高集集市废,故名高集。原属睢州。1928划归民权县,属城关区。1948年属人和区高集小乡。1956年属人和乡,称高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人和公社,称高集生产大队。1983年归人和乡,称高集村民委员会。1998年属人……。 |
明洪武年间,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并成立集市,故取名高集。1949年属平原省范县三区。1952年撤销平原省,属山东省范县三区。1956年属范县龙王庄区。1958年设立龙王庄公社高集大队。1964年范县由山东省划归河南省,属河南范县龙王庄区。1968年区改公社,更名为龙王庄人民公社高集大队。1983年公社建制撤销,属龙王庄乡。1984年农村体制改革,设立龙王庄乡高集村民委员会。2011年龙王庄……。 |
解放前,高集原名叫高庄。该庄有一户“高”姓村民,医术很高,找他看病的人很多,后经过发展,成了个小集市,到1955年,改为高集。1950年10月属项店区。1958年8月建高集大队,属临河公社。1983年12月改高集村民委员会,属临河乡至今。高集村……。 |
一.人口资源状况高集组位于蒋集镇南部,距离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与沙河铺乡相邻,管辖;竹元、兰营、南圩、电渠、柴庄、油坊、后圩、高集、大街9个村民组,现有535户2144人,耕地831亩,高集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没有其他高效产业。主要经济靠种植业,外出务工为主。高集村现有两委班子成员4人,中共党员56人,其女性党员4人,现有贫困户55户182人,贫困人后发生率8.4%,其中2015年已脱贫7户,21人……。 |
1936年属钟祥县二区和安乡,1941年属椿寿乡,1946年属励志乡;1949年7月钟祥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高集乡,1956年名高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旧口人民公社,设立高农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旧口区高集公社;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罗集公社;1980年更名为高集大队;1984年设区建乡,属旧口区高集乡,高集大队变更为高集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罗集乡;2001年……。 |
因当地为高姓在此兴集而得名。1958年设立高集大队;1983年更名为高集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原曹嘴村、高邱村、大庄村合并成立新的高集村村民委员会,村部设在原高邱村,一直沿用至今。高集村:位于高渡镇以北2公里处。……。 |
因村里高姓村民较多,且此地原有一集市,故而得名。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东升街社区:位于陈集镇政府所在地。……。 |
明嘉靖年间,高姓在此定居,兴起小集市,取故名高兴集,建国后简称高集。明清时期属邳州招贤乡大沂圩,民国初年属邳县第二区第七团沂东乡、小河乡,建国前属山东郯城县第五区高集乡,1953年划归邳县第四区高集乡,1956年区乡合并为沂东区高集乡和平五社,1957年撤区并乡属邳县合沟乡,1959年属邳县合沟公社高集大队,1983年属邳县合沟乡高集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属邳州市合沟乡高集村村民委员会,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