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河村座落于野鹤山脚下,位于浠团公路22公里以东,新中国成立后,原称胜利大队,改革开放后村更名高家河村。全村现有1300余人,11个村民小组,党员25人。现任村干部4人,耕地面积783亩,山林面积600亩,水产面积200亩。我村有养猪大户7家,养鸡大户1家。如今的高家河村,梯田依偎着青山,绿水伴着梯田,楼房林立,掩映于红绿之间。在党的十七精神鼓舞下,全村干部群众信心百倍,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 |
高家河村157户,710人,509亩耕地。3个村民组,2个自然湾,即高家河老湾和高家河新湾。高家河村,居民多为高姓,位于府河西岸,故此得名。全村耕地均在府河两岸,云安院内全无耕地,只有高家河新湾。东与清明河村相连,西与王大份村的上二份接壤,南对清明河,北望义堂镇陈李湾。民国期间,高家河村隶属覆仁乡,抗战胜利后,隶属德泽乡,合作化初期,隶属四合乡、伍姓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和平大队,辖黄家树……。 |
高家河村是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芦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681104222。 |
1958年8月,实行公社化,以驻地名称命名高家河生产大队;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实行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实行政社分开,恢复乡、建设人民政府,同时,生产大队更名为村,撤销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1984年,撤销高家河生产大队,设立高家河村民委员会。高家河村……。 |
因姓高得居住于河边而得名。1958年建立高家河生产大队,属磨川公社,1961年迁址中硷村,取明万历九年古寺院“兴隆寺”之兴隆繁华而改名兴隆寺公社,1984年撤社改乡,2011年撤销兴隆寺乡、朱官寨乡,合并设立朱官寨镇,变更为朱官寨镇高家河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高家河村村民委员会、高家山村村民委员会、张家山村村民委员会合并为高家河村村民委员会。高家河村……。 |
1949年前属嶓冢镇第六保,1950年属东皇沟乡第五行政村,合作化时期建高家河农业社。公社化时期属东皇沟公社高家河大队。1984年改为东皇沟乡高家河村。2011年后改为代家坝镇高家河村。2015年高家河村与水坪山村合并后仍为高家河村,隶属代家坝镇。高家河村……。 |
1934年4月至1935年11月为安塞县革命委员会三区高家河,1936年属甘洛县三区,1937年属甘泉县二区。1948年属二区四乡,1958年改为延安县下寺湾公社高家河生产大队。1961年改为甘泉县下寺湾公社高家河生产大队,1964年改为王坪公社高家河生产大队,1983年为石门乡高家河行政村,1989年为石门乡高家河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12月石门乡改设石门镇,撤销杨家河村委会并入高家河村委会,……。 |
高姓人家最早居住且四周有河故名。驻地高家河村的村民委员会。1939年属通仁乡,1958年为连胡斯公社高家河大队,1968年文革更名为东风大队,1972年恢复为高家河大队,1984年为莲花寺镇高家河村委会,2014年撤三合村委会并入高家河村委会,至今未变。高家河村……。 |
1961年成立石桥人民公社,高家河为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时更名为高家河为村委会。2005年合村并村时,高家河、李塬村、杏塬村被合并为高家河村委会。村民委员会使用至今。高家河村……。 |
村中有生殖崇拜的高毑石,祖根石,两块巨石相印,故名高毑河,后来演变成了高家河。1949年成为二区高家河行政村,1953年5月成为二区高家河乡,1955年撤区,高家河乡直属县管辖,1958年属光华公社高庄生产大队,1961年成为台头公社高家河生产大队,1984年7月,成为台头镇高家河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高家河村……。 |
境内高姓人口居多。1951年1月成立金盆乡人民政府后为高家河村,1958年9月成立为金盆人民公社高家河村,1984年金盆公社更名为金盆乡人民政府高家河村,2005年因乡镇机构改革,原金盆乡整体并入高塔乡为高家河村;2018年改为高塔镇高家河村;村名沿用至今。高家河村……。 |
此地地形为自然形成的河流且汪姓人家居住于此。村民通过选举产生的基层自治组织。1952年,隶属柳树乡。1958年,隶属柳树公社(人民公社运动),更名为5大队。1980年,隶属柳树公社,更名为高家河大队(一普避重名)。1984年,隶属柳树乡,更名为高家河村。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撤销高家河村、真武殿村,设立高家河村(南府函〔2020〕38号)至今。高家河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