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有座山,山腰有个洞,地势较高故称高洞园,后谐音“洞”为“东”,故名高东。原名高东园。1981年成立高东大队,隶属茅坡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2001年划入膏田镇。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花尖村并入高东村,隶属膏田镇。该名沿用至今。高东村……。 |
因现村由原来几村合并而来,故取原东坎、高岩和东城村首字而得名高东。2001年县政府撤销原东坎村、高岩村、东城村合并设立高东村,建立高东村村民委员会,此名沿用至今。高东村……。 |
高东村是高头乡第一大村,与南靖县书洋镇毗邻,是永定县的东部边界,是高头集市的所在地,面积320公顷,全村有13个自然村,1164户3822人,党员86名,有一所完中和一所完小。主要产业以水稻、茶叶和红柿等水果为主。全村有红柿面积2350多亩,年产1100吨,其中田禾塘出产的日本甜柿远近闻名。创办于1950年的金丰中学位于高东村,是省二级达标高中学校,目前有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80多人,近年来……。 |
原为化北里桂岭村,解放后因村民姓氏为高改为高岭村,1960年因与江阴镇高岭村同名,且村落位于港头镇东侧,改为高东村。宋属崇德乡化北里上都,有崇孝境。明属东隅化北里上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龙田镇。1943年分4甲。属化北乡高岭保。1950年属七区高岭乡。1955年属三山区。1958年属龙田公社,1961年属港头公社。1984年改大队为村委会,属港头乡。1992年乡改镇,亦随之。高东村……。 |
1951年称高东乡,1958年设高东大队,1983年高东乡,1986年设高东村委会,1990年称高东管理区,1999年设高东村委会,沿用至今。高东村……。 |
早年高姓在此定居,村名高庄。后分为东、西二村,因该村在东,故称高庄东村,简称高东村。高东村……。 |
郑口镇高东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距县城6公里,全村人口156户、405人,总耕地面积1364亩,人均耕地3.3亩。全村共有党员21人,其中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2人交叉任职。……。 |
明代村名为高口。高姓扎庄于黄河一支流上的渡口得名。后高口人出外受辱,觉得村名不雅改称高寨,高寨一分为三,按方位命名,在东部,名高东村。1949年属齐街乡。1955年属齐街中心乡。1956年属齐街乡。1958年为高东大队,属齐街人民公社。1983年为高东村民委员会,属齐街乡。2008年撤乡设镇,属齐街镇。高东村……。 |
春秋时期(前480),卫国内乱,孔子门生高柴(字子羔,春秋时卫国人)逃此以教书讲学为生,死后葬此。因其系七十二贤之一,取村名高贤。后因村落较大,一分为三,位于高贤十字街以东,取名高贤东街。1949年属太康县第四区(高贤)。1958年8月成立高贤生产大队,属高贤公社。1983年11月分置成立高贤东村民委员会,属高贤乡至今。高东村……。 |
原名双阁。清咸丰十一年(1861)原高朗集发水,集迁于此,双阁改名高朗,1979年为方便管理高朗集一分为三,高朗北、高朗西、高朗东,为高朗东。1949年属太康县第九区(朱口)。1965年成立高朗大队,属高朗公社队。1979年析出设高朗东大队,属高朗公社。1983年改为高朗东村民委员会,属高朗乡至今。高东村……。 |
据传早年有一姓高的人家定居于此,后分居东西两处,年久成村,因坐落在东,得名高东。1949年属鸣皋区。1958年成立高东大队,属鸣皋人民公社。1959年从鸣皋人民公社分出属宋店人民公社。1962归坡头人民公社。1965年成立高山人民公社,属高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高东村民委员会,属高山乡。2009年12月撤乡建镇,属高山镇。高东村……。 |
高东村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高山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10782111201。 |
高东村是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704007241。 |
高东村现有人口248人,耕地面积566亩,群众以粮棉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民风淳朴。特色产业为养殖业和劳务输出,村内现有养狐厂一处,养殖规模500余只,每天输出劳力50余人,人均年收入2.6万元。……。 |
2015年4月由原“会通”村民委员会与原“伏头”村民委员会合并而成。更名为“高东”村村民委员会。高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