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港南村

港南村

  港南村位于杨村乡的最北端,与朱马店镇相邻,是杨村乡的北大门。港南村北靠港河,南靠港南新河。全村有三个联队,分别是庙东队、后庄队、王庄队,有农户445户,人口1886人,有党员68人,村干部6人。耕地2973亩,以种植优质糯稻和髙筋小麦为主,是一个旱能灌、涝能排旱涝保收的好地方。 ……。
  港南村位于马集乡港马路南侧,南部与五星镇接壤。全村占地面积4.22平方公里,在2006年区划调整时,由原来的后栾、门张、朱庄三个村委会合并而成的。辖冲西、朱庄、李寨、门张、常明、后栾、西付、韩寨、前栾、刘庄等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1095户,人口4757人,耕地面积4152亩。村党支部于2007年初选举成立,支部成员5人,全村党员85人。村委会班子3人。村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多是传统的“……。
  港南村概况本村委会所在村座落在南日港的南面,故称港南,宋、元属感德乡南匿里,明清属四区南匿里,民国初省府直辖,23年属福清县九区,24-25年属南日特区,29年属莆田县南日镇,32年属南日镇港南村,49年属13区沙港南,50年属13区西港南,52年属24区港南乡,54-55年属24区(南日)港南乡,57年属南日镇港南高级社,58年属南日公社港南大队,84年改为南日镇港南村委会。本村委会包括境仔境、……。
  村委会位于河港以南,故名。1941年属常湖乡。1951年属新蔡县四区(余店)。1956年属谢围孜中心乡。1958年成立马港生产大队,属韩店乡。1960年属蛟停湖农场。1981年属蛟停湖人民公社。1983年设马港村民委员会,属蛟停湖乡。1990年7月从马港分出杨湾、新杨湾、黄刘营、大刘营、小刘营、马脑,设立港南村民委员会。2005年12月改属余店乡。2011年属余店镇。港南村……。
  村域位于蜀港以南,故命名。晋属丰义乡西堡里;明罢乡,属五都西堡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第二(港口)自治区;民国十五年(1926年)属一区湖西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西堡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官堡乡;1951年属二区港南乡;1953年属鱼岳区七团乡;1956年属新生乡北庄、新庄、港南农业合作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属鱼岳公社新生管理区北庄、新庄、港南生产大队;1961……。
  因为该村处于五港镇南边而得名。1958年成立港南大队;1983年改为港南村,成立港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港南村、汪洪村合并为港南村,一直沿用至今。港南村:位于五港镇政府西侧。……。
  港南村位于县城掘港镇的南部,苏202线、县城南二环路贯穿全村南北、东西。人口面积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现有居民825户,耕地面积2040亩,其中党员63人,63名党员分布在5个党小组。自然资源该村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经济发展目前村内如今拥有五大市场即天一紫菜交易市场、优美家俱广场、天一水产批发市场、天一建材市场,和正在兴建的天一灯具装饰城,年交易额数十亿元。村委会科学规划,投入四百多万元,兴建了……。
  地居常熟港区之南,故名。港南村境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分属白宕乡与碧溪乡。1958年属碧溪人民公社第九、十一、十二、十九、二十大队。1980年第九大队以境内西周市东街,更名为东街大队;第十一大队以境内白宕桥,更名为白宕大队;第十二大队以境内殷家弄,更名为殷弄大队;第十九大队以境内熊家泾,更名为熊家泾大队;第二十大队以境内陈家坝,更名为陈家坝大队。1983年分别改为村。1999年东街村并入熊家泾村,白宕村……。
  因位于原港下镇最南端而得名。朱青庄村在1958年为五三大队,1982年以境内朱青庄更名为朱青庄大队,1983年改设为朱青庄村村民委员会;北古庄村在1958年为五五大队,1982年以境内北古庄更名为北古庄大队,1983年改设为北古庄村村民委员会;胡家巷村在1981年为胡家巷大队,1983年改设为胡家巷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原北古庄村与胡家巷村合并为港南村村民委员会。2005年12月,原港南村村民……。
  1983年体制改革时,设立港南、曹兴两个村。2001年区划调整,由原港南村和曹兴村合并调整为港南村,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名港南村村委会,其名沿用至今。港南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人口22565人,耕地面积2624亩。……。
  取港字村、南浜村各一字组合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芦墟区龙泾乡。1954年5月至9月,先后建龙泾乡联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联盟联一社、联七社、联八设、联十三社、联十六社、联十七社等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2月,成立联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成立龙泾大队。1959年4月,成立新丰大队;从龙泾大队划出,建联盟大队。1961年,从联盟大队划出成立港字大队。1968年,港字大队改为钢……。
  港南村:位于宝顺路施沙路交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凰岗区鱼山乡第十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鱼山乡;1951年属关山乡第六区;1954年成立港南初级社;1956年属凰岗区转港南高级社;1958年成立港南大队,属鱼山公社;1968年改为青田大队,属荷塘公社(场);1971年社场分开时,仍称港南大队,属鲇鱼山公社;1987年更名为港南村村民委员会,得名后,地名沿用至今。港南村……。
  因地处徐埠港以南,故名。50年代初为平峰乡日光高级社,60年代为平峰公社日光大队,60年代末为徐埠公社团结大队,70年代末为徐埠乡日光大队,80年代为徐埠乡港南大队,1984年改为徐埠镇港南村民委员会。港南村……。
  以位处南阳河南岸,且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1949年前属南阳乡,1949年后属南宝乡,1958年属夏畈公社为荣华大队,1960年并入宝山大队,1972年又分为港南大队仍属夏畈公社,1984年改为港南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港南村……。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