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概况】 东三村隶属于许镇镇,地处东塘圩西部,隔许镇河与许镇镇区相望,三荻路自西向东贯穿而过。总人口3024人,田亩2400亩,水面1200亩,辖29个村民组。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四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5名。东三村村民委员会成员共五人,另有下派干部和选聘生。东三村蘑菇种植面积达580000㎡,年产值290万元,纯利润145万元;生猪养殖年出栏5000头。同时建有河东产业园,包括鲁班集团投资公……。 |
原有一条河流贯穿上游村、东四村、东三村、东五村,东三村位于该河流三号地段,故命名为东三村,因委会位于,故而得名。1949年属张掖新丰区,1961年全县划分为30个公社,东三大队管理区改为小河公社。东三大队又分为东三、坝庙、东沟三个大队。1983年改变行政建制,改为东三村民委员会。2004年12月小河乡撤乡,随后与沙井镇合并,东三村隶属于沙井镇。东三村……。 |
东三村委会位于汕尾市汕遮公路(X141)路边,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下辖有南门、石古两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6000多人,是东洲街道较大的行政村。东三村村委会距离-区3公里,距离街道0.5公里,相邻四个村委会,人口集中。地处沿海丘陵地带,东三村委会利用本地人缘地理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逐步形成商品及渔农产品集市贸易中心、海上捕捞、农业生产花生、水果种植,以经商、海上……。 |
原有彭姓和陈姓,取陈姓及彭姓的右侧,故名。1949年-1957年称为东三乡;1958年-1983年称为东三大队;1983年-1986年称为东三乡;1986年-1993年称东三村委会。1993年-1998年改称为东三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东三村民委员会,并沿用此名至今。东三村……。 |
三村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已形成村落。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北宋叫尖冢。明正德年为尖冢渡口。清乾隆年为三宠村,咸丰年为三宠庄,光绪年为三庞村。据查,北宋真宗年间,该村西南有三个冢,故名三冢村。经历史沿革,又名三宠村,后简化为三村。东三村现有耕地1695亩,农业人口1186人。……。 |
东三村共376户,986人,耕地面积1850亩,中共党员49人,支村委共6人。……。 |
东三村分三部分,一部分是东关大街,属于老村,第二部分112国道路北新村,第三部分112国道南新村。共占地面积500亩,耕地320亩,人口921人。村街路面全部硬化,村街全部亮化。村民以打工经商为主,邻里和睦,安定和谐,村两委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认真为村民服务。……。 |
护城河以东称东关村,又按顺序称为东一村、东二村、东三村。1954年6月属堌阳区。1955年11月属堌阳乡。1983年12月建东关三村民委员会,属堌阳乡。1986年12月堌阳撤乡建镇,属堌阳镇至今。东三村……。 |
东三村是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茶恩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321104233。 |
由3个自然村(野李村、东费村、顾舍)组成,命名为东三村。1958年建队命名为东三村,2001年乡镇合并仍为东三村,沿用至今。东三村:座落在戴窑镇区西郊,全村面积2700亩,共15个生产小组,人口2866人。……。 |
东三村由东堆村和三尖村两个村各取一个字合并而成。1958年,建联合大队。1983年,改设为东三村委会。2001年5月,与东堆村委会合并为新的东三村委会。东三村:位于东三路北侧,由东堆和三尖自然村组成。……。 |
1964年从巴燕镇迁居。即指东滩第三个村,故名。1964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东三生产大队,1984年体改时改称为东滩三村民委员会。东三村……。 |
东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史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0502104207。 |
东三村是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505104201。 |
东三村是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羊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0828101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