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姓邓的家族迁居于此,故名邓庄。1960年公社化时属石桥大队。1980年由石桥大队划出,建邓庄大队,属董王庄公社。1983年5月董王庄公社改称董王庄乡,邓庄大队改称邓庄村民委员会属董王庄乡,沿用至今。邓庄村……。 |
邓庄村是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皇帝庙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122201203。 |
明代,邓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并建村,取村名邓庄,沿用至今。清属西五保。1912年属瓦岗区。1949年属二区瓦岗。1961年由邢店生产大队分出,设立邓庄生产大队,属瓦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设立邓庄村民委员会,属瓦岗乡。2009年5月属瓦岗镇。邓庄村……。 |
传汉代邓禹曾在此居住,且居民多为邓姓,故称邓庄铺。清属高邑保大路庄铺。1912年属邓庄乡。1947年属泌东县王店区。1949年属泌阳县王店区。1958年属王店管理区。1959年属王店公社。1961年属王店区。1969年设邓庄生产大队,属大路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邓庄村民委员会,属大路庄乡。1995年大路庄乡更名铜山乡,属铜山乡。邓庄村……。 |
清顺治年间,邓姓四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处,取名邓庄。1958年8月,由邱楼、大杨庄、马庄、陈庄、邓庄等自然村建邓庄生产大队,属中州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官庄人民公社。1961年9月,邓庄生产大队并入王和店生产大队,属官庄区官庄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官庄人民公社。1979年王和店生产大队分出邓庄、马庄、南王庄、董菜园、周庄、南张庄、南陈庄、东杨庄和彭庄9个自然村复建邓庄生产大队,属……。 |
宋代末年,邓姓始居,取名邓庄。明、清属遂平县。1931年属四区文城。1936年属三区(区署驻诸市镇)。1941年属玉山镇十八保。1951年属四区嵖岈山乡。1959年9月设立邓庄生产大队,属玉山人民公社。1962年归阳丰人民公社。1977年归花庄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为邓庄村民委员会,属花庄乡,2013年7月花庄乡撤乡建镇,属花庄镇。邓庄村……。 |
清乾隆六年(1716)邓姓迁此建村居住,取村名邓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九区(朱口)。1958年8月成立邓庄生产大队,属朱口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邓庄村民委员会,属朱口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朱口镇至今。邓庄村……。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安庄大队成立。1961年改称七方区,安庄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复称七方人民公社。1984年设立七方区和七方镇,区镇合并统称七方镇,体制改革,安庄大队改为安庄村村委会。邓庄村……。 |
解放初期建成,以村庄所属镇命名。邓庄村原属吴庄大队,1961年分出,以驻地邓庄命名为邓庄大队,1983年体改后,为邓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邓庄村与温寨村合并为邓庄村。隶属于欢口镇,沿用至今。邓庄村:位于李庄村东南侧。……。 |
明万历年间,以邓姓先祖在此占产立庄,故名。原属金陵公社朱湾大队,因重名改为邓庄大队,1983年改为邓庄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并归范楼镇,沿用至今。邓庄村:位于范楼镇西北2公里处。……。 |
梁山街道邓庄村位于梁山县城东南10公里,梁济路与梁兖路交汇处,是梁山县城的的东大门。耕地面积1200亩,现有村民460户,人口1620人。去年以来,邓庄村在县、街两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的领导下,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优化了村民居住环境。投资50余万元对道路进行硬化,修建小街巷3411米,10200余平方米,改造提升下水道1000余米;统一安装了60块村庄文明宣传牌和1个……。 |
邓庄村概况邓庄行政村位于马村镇驻地西北6.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487人,102户,全村总耕地面积98亩,以粮食种植为主。村特色劳动力转移,外出打工。村有个体企业1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村里交通便利,村村通柏油路。村里实行村务公开,目标负责明确,监督严格,操作规范的管理机制,以科技发展为指导,促进劳动力就业,全村养殖户20多户。村里安装有线电视、自来水等基础设施。……。 |
邓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韩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721105209。 |
邓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青堌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1103200。 |
邓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半堤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03108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