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庄村属码头镇管辖。耕地面积67公顷,总人口460,党员15人。村址为阜城县东大门,位于码头镇政府6.2公里处,地势平坦,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杂粮为主。……。 |
杜桥镇 大周庄 村位于杜桥镇东北方向, 距离镇区 2里,村庄占地面积 0.5 平方公里,耕地1284.37亩,户籍人口648人,166户,现有党员26人,村两委班子4人。……。 |
大周庄村位于泊头市最西部,距西辛店乡政府17公里,全村163户,653人,劳动力285人,耕地2055亩,现有党员19人。种植业以玉米小麦为主,有机井8眼,大型农机具2台套,养殖业以养猪为主,有养殖大户1个,存栏1200头。村子有卫生室、活动室、小学校,有文化广场,且体育器材配备齐全,有通往村子的砖道250米,村内砖道500米。……。 |
大周庄村位于新集镇政府驻地西8公里处。东与常陈庄相邻,南与马庄子接壤,西与王家楼交界,北与小周庄相连。蛇刘公路从村中穿过。明朝,山东周、侯二姓移民到此建村落户,形成村落时,周姓人多户大,故取名大周庄。 ……。 |
大周庄村是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彭店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283117214。 |
原名周庄。清康熙年间,因常遭水灾,为此人们在村周围筑了土圩子,故名大周庄寨。1949年属五区。1955年属逻岗乡。1958年9月属逻岗人民公社刘赵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属睢县逻岗公社刘赵庄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属宁陵县逻岗公社刘赵生产大队。1975年为逻岗公社大周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逻岗乡大周庄村民委员会。1997年12月为逻岗镇大周庄村民委员会至今。大周庄村……。 |
明初,周姓人从外地迁此建村故名。1982年因重名,以村庄规模区分更名为大周庄。1958年8月,由余寨、后田庄等5个自然村组建田庄生产大队,属先锋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马乡人民公社。1961年9月,属马乡区赖屯人民公社。1962年7月撤区,属马乡人民公社。1975年撤销田庄大队,分为周庄、杨庄两个生产大队,属马乡人民公社。1982年周庄生产大队更名为大周庄生产大队,属马乡人民公社。1983年1……。 |
明洪武年间,原名胡庄,胡姓人居多,周姓人次之。后胡姓人渐绝,周姓人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村庄较大,故名。1949年10月属鹿邑县汲水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水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张完集区。1958年为张完集管理区,属张完集公社。1959年3月成立大周庄大队,属张完集公社。1983年改为大周庄村民委员会,属张完集乡至今。大周庄村……。 |
周姓建村,为区别村南小周庄,故名大周庄。清光绪三十年(1904)属卧龙岗保。1936年属卧龙乡。1949年属吴集区大周庄乡。1951年属潦河区。1958年成立大周庄大队,属潦河公社。1984年改设大周庄村民委员会,属潦河乡。1985年属潦河镇。1994年属卧龙区潦河镇至今。大周庄村……。 |
一、地理位置大周庄村位于孟寨镇政府西北约5公里处,交通便利。辖7个村民小组,共284户1084人,耕地1340亩,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41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二、气候环境大周庄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三、经济发展大周庄村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少。……。 |
因村民多为周姓,且村庄较大,故名大周庄,后简称周庄。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理时,因与梨河公社周庄重名,经开封地区行政公署(1981)139号文件批准,恢复原名大周庄。1948年11月,归城关区(第一区)。1955年12月,归核桃园中心乡。1958年8月,组建周庄大队,归梨园公社。1959年4月,归城关公社。1981年,更名为大周庄大队。1983年撤销大周庄大队,选举产生大周庄村民委员会,归城关乡,……。 |
大周庄村是天津市蓟州区杨津庄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20119119252。 |
大周庄村位于镇驻地东2.5公里,乡村公路西1.5公里通津围公路。211户756人,其中农业人口683人,非农业人口73人,农村从业人员412人。除汉族外,有壮族4人,满族2人。聚落呈东西向长方形,占地16.7万平方米,村内东西走向街道2条,南北走向街道2条。皆为砖木结构平房住宅。明永乐年间,有周姓人家来此定居成村,以姓氏得名周庄。后因人户增多,逐改名大周庄。2011年有耕地1656亩,其中粮占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