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徐村简介 大徐村地处高新区征地范围内,东于燕山乡,燕山村接壤,南邻姜顾村,西为合徐高速公路,北邻秦集村。 本村有8个村民小组,480户,人口1720人,其中0员36人,劳动力1200人,水稻面积2000余亩。 大徐村有个人企业一个,人均收入5920元,比上年增加为10%。经过几代人努力,大徐村实现了村内50%道路通水泥路,有线电视入户率90%,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百户,电话、手机……。 |
大徐村位于柳沟镇正东方向,该村总面积3.45平方公里,下辖8个小自然庄,989户,总人口4121人,耕地面积3325亩。全村从业人数2183人。目前,全村基本实现了通电、通水、通广播、通电话,在农业和畜牧业方面,年均生猪出栏4010头,牛14头,羊1080只,家禽10830只。水果种植方面,年产量26760公斤,水产品年产量可达12470公斤。……。 |
赵桥乡大徐村位于大杨镇和赵桥乡交界处,东靠亳阜高速,西邻京九铁路,背靠清水河,梅百路横穿于此,交通十分便利。本村下辖修板桥、修老庄、前修等28个自然村,于2007年由五个行政村合并而成。本村共1725户,总人口7160人,耕地面积16500亩,现有村干部11人,党员107人。根据乡党委统一要求,大徐村的基层党组织按照产业布局和村务需要设置。近几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五句话”总要求,村“两委”一班人……。 |
大徐村基本情况 大徐村位于耿棚北部,北与三十铺接壤,西与韩庄村相邻,南部与潘庄粗相邻,东与淮北村相邻,现有人口4169人,土地面积4305亩,该村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27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20天左右,年降水量881.7mm。该村主要农产品有红芋、小麦等,现有粉丝加工厂35家,其中大型三彭粉丝厂生产的“三彭”牌粉丝畅销省内外。该村畜牧养殖业……。 |
因境内有村庄徐姓始建,规模较大,得名大徐村,以此名称命名,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大徐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废除保甲制,属仁和乡;1952年为大徐、西杨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为大徐、西杨两个大队,隶属藕塘人民公社;1966年划属仁和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置仁和乡,改置大徐、西杨两村;2007年随仁和乡并入藕塘镇;后村级区划调整,大徐、西杨两村合并成立新的大徐村,隶属……。 |
白庙镇大徐村总人口4896人,耕地面积3640亩,5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分别是徐庄、张庄、陈庄、大坑、李庄、王庄;11个村民组为徐北、徐东、徐西、徐南、寨里、张庄、陈庄、坑西、坑中、坑北、王庄。大徐行政村有党员62名,徐庄29名,张庄3名,陈庄6名,大坑18名,王庄6名。有8个党小组,行政村书记侯洪河负责全面工作,支部副书记侯记任人村民委员会主任,负责村务工作。 大徐行政村地处S1……。 |
1980年从大徐大队中分设徐马大队。1983年恢复乡政权后一直隶属先锋乡。大徐村……。 |
大徐村位于建桥乡东北,总占地面积175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620亩,现有人口650人,户数175户,年人均纯收入1400元。该村基础设施完备,街道完全硬化,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农业生产设施齐全,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作物种植为主。……。 |
大徐村位于召陵镇东部,紧邻后宋路。距离镇政府5公里,南邻万金镇,北邻辛庄村,东邻张烈庄村,西邻西皋东村。现共有人口3056人,其中党员58名,耕地面积约2700亩,农户666户。由10个组组成,主要产业种植业、瓜果业。由一个小学和一个幼儿园。村室坐落于村中部。……。 |
大徐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辛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2108216。 |
清康熙年间徐氏村民来祖从观音庙分居到此建村落户,因村后有一小徐庄,故取名为大徐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三区(临蔡)。1958年属临蔡人民公社。1962年设大徐大队,临蔡人民公社。1965年属白楼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大徐村民委员会,属白楼乡。2009年属白楼镇。2019年属淮阳区白楼镇。大徐村……。 |
清初,徐姓弟兄从山西前来建村,老大定居在此,名大徐庄。清属官庄保。1912年属泌阳县双庙区。1947年属泌西县双庙区。1953年属泌阳县梅林区。1958年属陈岗管理区。1959年属泌阳县赊湾公社。1961年属赊湾区。1969年设大徐庄生产大队,属杨集人民公社。1980年杨集人民公社更名杨家集人民公社,属杨家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大徐庄村民委员会,属杨家集乡。2016年属杨家集镇。大徐村……。 |
大徐村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涧头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729208202。 |
明崇祯十五年(1642)徐玉龙自张阁东南沈集迁此建村,得名徐家庄。清道光年间,部分村民外迁建小徐庄,因本村较大,故名大徐庄。1939年属第六区田集保。1946年属坞墙镇田集保。1949年属顺河区田集乡。1950年属坞墙区田集乡。1956年建大崔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田集乡。1958年更名为大徐庄生产大队,属坞墙人民公社。1961年属坞墙区田集人民公社。1962年属坞墙区牛庄人民公社。1965年复……。 |
徐氏鼻祖讳达,字天德系皖凤阳人,封中书右丞相,魏国公,赠中山王。建文立达,第三子讳宽,字增寿,号百合,落难,初建业于锦襄西南长岗集,后迁于此,称今名。1949年属一区。1955年属长岗乡。1958年为孙聚寨人民公社大楼徐生产大队。1961年为河集区大楼徐生产大队。1965年为孙聚寨区大楼徐生产大队。1974年为潮庄人民公社大楼徐生产大队。1984年为潮庄乡大徐村民委员会。1986年为潮庄镇大徐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