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沙姓从现邳州逃荒到此落户,取名沙庄,后户数增多,改称大沙庄。该村座落于此而得名。1952年属梁集区,1954年属梁集乡,1958年属梁集人民公社,2001年属梁集镇为大沙村村民委员会。大沙村……。 |
大沙村:位于罗阳中学以北3公里处。……。 |
因村庄建在一大沙丘上,故名。解放初期为大沙村;1958年改为大沙大队;1983年改设为大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大沙村:位于石桥镇东南5公里处。……。 |
1949年属三区泾口镇,后属三区大沙乡。1955年属幽兰区大沙乡,1956年属幽兰区沙湖乡。1958年属先锋人民公社东姜、西姜大队,1959年改为幽兰人民公社沙湖管理区东姜、西姜大队。1961年属幽兰区沙湖人民公社大沙、东姜、西姜大队,1963年3大队合并为大沙大队。1968年属泾口人民公社大沙大队。1984年改为大沙村民委员会,属泾口乡。大沙村……。 |
大沙村是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60321204201。 |
大沙村位于大冲乡西端,东与大冲冻头村交界,北与学江村毗邻,西与安福桐元村接壤,南与大冲乡前村相连。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8户,932人,劳力458人,山林面积9388.3亩,耕地面积2152.81亩。2012年,全村社会总产值90余万元,人均纯收入1289元。近年来,大沙村突出新农村建设,狠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个新型富裕小康新村的雏形初步形成。……。 |
大沙村地处黄坑乡南部,与本乡太坪、金田、周园、水口等村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全村辖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共有440户,1625人,外出务工人员39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4%,现有党员30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全村耕地总面积达953亩,其中水田878亩、旱地75亩,果园面积750亩,山场总面积达4500亩。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305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全村有……。 |
以村临小河而建,其地原为河水冲於形成一片大沙坝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大沙大队,隶属柳树公社,1984年改为大沙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柳树乡,1996年撤区并乡,隶属柳树镇,名称沿用至今。大沙村……。 |
大沙村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塔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724104999。 |
此处有块大沙田,故名。1984年建立大沙村归天宝乡管辖,2020年6月乡镇区划调整到柏树镇,沿用至今。大沙村……。 |
大沙村是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九支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522106999。 |
因此地以前是江水淹没的河床,岩层土质多系山夹石块,故名大沙。1950年9月命名为梁村乡。1953年6月更名为农业乡。1958年10月更名为农业大队。1959年3月更名为农业管理区。1961年4月更名农业人民公社。1962年8月更名为大沙人民公社。1970年4月更名为大沙大队。1984年1月更名为大沙乡。1988年7月更名为大沙办事处。2000年更名为大沙村民委员会至今。大沙村……。 |
以村东大沙滩而得名。解放前属文山乡。1951年属文山乡,1956年属鹤浦乡,1958年建生产队,1961年析为农、渔大队,1983年改为农、渔村。2004年7月农渔合并,建大沙村。大沙村……。 |
芦浦镇大沙村位于玉环县包装产业功能区块的西部,距玉环县包装产业功能区块约1.5公里,北接漩门二期南区,南部临山,内有数条南侧山上汇集下来的溪流,环境自然清新。大沙村现有农村住户数206户,农村人口数686人;耕地面积345.598亩;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1818.1万元,农民人均所得11555元,集体经济总收入26.2151万元。10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
以管理区域有大沙岙得名。1949年属大狮乡第三、四保。1950年属大狮乡第三、四村。1958年设东方、东岙、曙光、东升、红星5个大队,属大沙公社。1984年,撤队改设为下庵、东岙、曙光、沈毕家、大沙5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下庵、东岙、沈毕家3村合设三东村民委员会。2001年并入小沙镇(街道)。2016年,曙光、三东、大沙3村合设大沙社区村民委员会。2019年改为今名。大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