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村位于罗集乡东部。全村7个村民组,643户,2267人,耕地面积299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9元。椿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其中男党员43名,女党员7名,支部委员3名。我村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养殖业有猪、鸭、鹅等。近年来,椿树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罗集乡党委、政府领导下,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修通了水泥路,老百姓安上了有线电视。椿树村党支部书记朱俊山携村两……。 |
椿树村位于集镇附近,属郊区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540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45名正式党员。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 |
椿树村概况 椿树村位于宁老庄镇的西南部,105国道以南4公里处,全村土地面积6.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500亩,耕地6898亩,辖有11个自然庄,29个村民组,1190户,4558人,劳动人口2032人,2007年生产总值1190万元,村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和良种生猪基地,2007年销售收入736万元,占经济总量的23%,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80元,高于周边镇村2000多元,村内有小学、幼……。 |
因境内椿树较多而得名。原名长梁大队,1981年,更名为椿树大队,隶属双桥公社;1984年,更名为椿树村,隶属双桥乡;1992年,撤双桥乡,并入福田镇;2004年,双梁村并入,隶属福田镇至今。椿树村……。 |
椿树村地处茅台镇西北部,幅员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06亩,其中田938亩,土768亩,辖13个村民组,总户数758户,总人口3171人;村内有党员3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椿树村是典型的工农并行发展的城郊村,村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有酒类企业70家,(共解决就业1800余人),农业以种、养殖为主,农、工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5800元。……。 |
解放前后,椿树庄有一颗树龄200年以上的老椿树,椿树村因此而得名。建国初期长流村隶属于丁澄区河引乡,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椿树大队,1983年改为季桥乡椿树村,2001年并村联组时改为季桥镇椿树村并经上级批准设立椿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椿树村:位于季桥镇以西2公里处。……。 |
境内有椿树,故名。1949年前属永安乡2保,1949年后属5区(杨梓区)黄港乡,1958年属上十岭垦殖场黄港分场,称椿树连,1961年属乐观公社大队,1980年与乐观大队分开,称椿树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称椿树村,驻地渔湾自然村,原属乐观乡,2001年撤乡并镇,乐观乡并入杨梓镇,同时椿树村划入杨梓镇,2003年撤村并组,乐观村并入椿树村。2011年于乐观村分开。得名后沿用至今。椿树村……。 |
1962年区划调整后得名椿树大队,1984年更名为椿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椿树村……。 |
此地生长着椿树,遂以树为名。1951年为曾口2村;1955年为6、44农业社;1958年为胜利管区;1961年为椿树管区;1966年改为曾口镇改为3大队;1982年3月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经县政府批准恢复为椿树大队;2005年区划调为曾口镇椿树村村民委员会。2020年行政区划改革,显岩村、椿树村和硐坪村合并,设立椿树村。椿树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