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境内有个地方曾经有人开店卖茶水,而得名“茶店子”;该村驻地茶店子,因此得名茶店村。1949年初为酉水乡协麻村。1951年置为茶店村。1958年村更为管区。1961年改管区为大队。1980年因重名更名茶店大队。1984年改称茶店村,隶酉水乡。2003年12月,龙头村、大弯村并入茶店村,隶大溪镇。2012年改设茶店社区,隶大溪镇,2017年恢复为茶店村,名称沿用至今。茶店村……。 |
此地原有一店卖茶,故名。1952年设平桥村;1958年为平桥大队;1981年更名茶店大队;1982年为茶店村。茶店村……。 |
因其境内茶店子,故名。1951年1月建茶店村,1953年属茶店乡,1955年将茶店乡并入凉水乡时,将芭蕉村并入茶店村,1958年11月改茶店村为茶店区队,1961年改茶店区队为茶店大队,并析出芭蕉大队;1967年改为团结大队,1975年复名茶店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村,2004年9月村组建制调整时,将原茶店村、红冲村、超公村合并为现茶店村,沿用至今。茶店村……。 |
茶店村位于贵阳市城北郊结合部,新添大道南段。辖区面积7平方公里。10个村民组,三个居民小区(曦阳山庄、顺兴花园、家居苑),村(居)民1869户,人口5400人,其中农业人口1372人。外来流动人口近8000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现有耕地面积仅200亩,是典型的“城中村”。罗家坡新村修建于2001年,新村面积近20000平方米,村(居)民630户,约2200人,其中流动人口1675人。--人口总……。 |
因该地以前是一个歇脚的地方,且有人在此地开了个茶馆,故得名茶店。由高级农业合作社于1961年变更为茶店大队。1992年,铜仁市(县级市)建立16个乡(镇、办事处),包括茶店镇。1997年,茶店镇设立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茶店村属其中之一。2007年3月撤并村,开天、塘边村合并建立开天村,茶店、红岩村合并建立茶店村,大元、梅花、横山村合并建立梅花村,老屋场、垢溪村合并建立老屋场村,尖坡、白岩村合……。 |
茶店村位于茶店集镇中心、玉铜高等级公路两旁,北接塘边村,南邻尤村,西与梅花村相依,东与老屋场村交界,距铜仁市区19公里。全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8.1公顷(其中田443.67公顷)。全村辖12个村民组,有734户,2956人。居住有土家族、侗族、苗族、汉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3%,人口自然增长率5.2‰。村委会设在茶店街上,距镇政府约500米。茶店村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基……。 |
茶店村地处川黔要道,川黔铁路、210国道和崇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海拔在430—1700米之间。茶店村共有13个村民组,868户,3074人,村民民风淳朴,精神面貌较好。有党员70余人,困难党员6名。全村耕地为1939亩,田395亩,土1544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务工、种、养殖等。但是都不上规模,小打小闹。自2004年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开通以来,茶店村立足村民实际,组织开……。 |
此处原是官道,并设置有茶店,故而得名。1991年撤中坪区设中坪镇时,以当地地名茶店命名新设置的自治组织名称。茶店村,与花梨乡、白沙乡接壤,与镇内的新土村相邻,辖26个村民组,1044户,4115人,耕地面积3694.26亩。村支委由6人组成,即:兰登才、范兴念、高永贵、罗祖祥、袁成菊(女)、蔡朝宽。……。 |
茶店村坐落在新店镇行政中心东面离321国道2公里距镇政府行政中心6公里,东抵大寨村,南抵大马窝,西抵马鞍村,北抵二岩村,全村管辖8个村民组,507户,1836人。其中:党员15人,团员75人。村建小学一所,教师7人,耕地面积1142亩,田86亩。全村主产玉米、油菜、李子、桃子、葡萄、枇杷等农作物果树。全村通电能路。--人口总数:1836人 农业人口:1876人非农业人口:40人--行政区面积:6.……。 |
清河县葛仙庄镇茶店村位于葛仙庄镇马屯工作站东北3.5公里处,西北与威县接壤,北与南宫为邻,村庄353户,1056人,党员34人,村“两委”干部5人。耕地面积1391亩,沙荒地600亩,村庄面积412.5亩,主要种植山楂、棉花、玉米、小麦等。据民国23年《清河县志》载:宋太祖赵匡胤微时尝游至贝州(今清河)憩于隆兴寺,寺僧知其非常人,又尝饮茶于城西十二里之龙王堂,遂改村名为茶堂,后改茶店。 ……。 |
茶店村地处泊头市城乡结合部,是回族聚居村,人口427人,回族占98%,全村党员16名,两委班子坚强有力,团结办事,确立了“靠区域优势强村、靠集体经济富民”,让村民过上文明幸福的生活,感受到党和集体的温暖,真正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实现了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柏油路、通有线电视,硬化、绿化了大街小巷,安装了路灯、建起了公厕;建有党员群众综合活动中心(两室)及村图书室。曾先后被泊头市、沧州市明星小康村,……。 |
茶店村位于克井镇西部山区,距镇政府7.5公里,克西线穿村而过,全村土地面积2277亩,耕地面积777亩,引沁济蟒渠从村中而过。全村7个自然庄,分为7个居民组,共155户,650口人,有党员23人,三委干部7人。村里建设了文化大院,上级配备了一场两台及活动器材,建立了图书室,配置了图书器材,安装了远程教育等。从而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素质,村风文明,又建立了农村卫生长效机制,村容村貌有了很……。 |
宋代,附近山上产茶叶,在此设店销售故名。后又聚居形成的自然村落。1948年4月前属崇仁乡第十一保(本保含茶店、杨树沟),后属荥汜广县第二区,同年11月划回巩县米河区,为东茶店、西茶店行政村。1952年为第十区(米河区)茶店行政乡。1956年为新中乡茶店高级社。1958年属金星公社。1959年属郑州上街区新中公社。1965年为巩县新中公社茶店大队。1983年改称茶店村,成立茶店村民委员会,属新中乡。……。 |
茶店村地处茶店镇政府西部,村委会驻地茶店村,属镇政府所在地。下辖自然村有茶店自然村、河西岸自然村、西沟自然村、兴安自然村、凤坡脑自然村、南沟自然村,总户数416户,总人口1560人,总面积1.9平方公里,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菊花、谷子、红薯等为主,土特产有核桃、花椒、柿子、杭白菊,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据元朝李氏碑文(约公元1265年)记载,李氏家中富裕,拥有60顷土地,村中有通往南北一条道路……。 |
15、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茶店村 茶店位于胡家台南面的江桥处有一姓胡的庄户人在此开过茶店,无偿供应过往行人饮用而命名茶店。明、清和民国属潜江县,1949年属潜江县张港区,属于郭嘴乡管辖;1955年划归天门县,属张港区。1956年由张家台、金家台、苏家岭、郭嘴新场、河岭上高老台、东西两台六个生产队组成,取名青春大队,胡家台、曹易台、熊邓台、三合台是原气象大队的四、五、六、七队;1960年因开挖天南长渠把气象大队的四五六七队分断后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