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村村位于蔡村镇西南面,与琴溪镇、泾川镇接壤,镇政府驻地于此。全村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750户、2386人,山场面积9104亩、耕地面积912.57亩,是一个以林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山区林业村,是蔡村镇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境内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近年来,该村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完成了2.93公里的穿村水泥路建设,修通了方村组、赵村组共600米的村组道路,开展了……。 |
蔡村村……。 |
蔡村由蔡氏族人始建,故名。1953年属都林乡。1957年析置蔡村,属古板乡。1958年改大队,属白沙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白沙区。1968年复改大队,属白沙公社。1984年改蔡村,设立蔡村村民委员会,属于白沙镇。1987年改蔡村村公所。1995年复设蔡村村民委员会。蔡村村……。 |
蔡村,传明正统十四年(1449),蔡姓人先迁来定居,故名。民国时期属蔡板乡。1952年设蔡村乡。1962年称蔡村公社。1969年称蔡村大队。1984年称蔡村村委会。1987年称擦村村公所。1995年称蔡村村民委员会。蔡村村管辖11个经联社,共有19个村民小组,人口946户3723人,党总支部下设 3个屯鸡总支部,正式党员43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3人。村党总支部按期开展“三会一课、党员集中活动……。 |
蔡村村是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古辣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126110999。 |
清代蔡姓从东边的漳河边迁此定居,得名蔡家村。清光绪年以来皆为蔡家村。简称蔡村。蔡村村……。 |
蔡村村坐落在木门店镇东北约3公里,南依子牙新河北堤,东临青崇公路,西与桥北头村相邻,村庄占地面积600亩,350户,1260人,党员33人,耕地面积2460亩。本村主要产业为种植。蔡村村内蔬菜交易市场一个。……。 |
最早从滑县北部北蔡村迁此建村,故名。1949年分属封丘县第九区。1958年为蔡村大队,属冯村公社。1984年为蔡村村民委员会,属冯村乡。蔡村村……。 |
据《滑县志》记载:蔡京为宋代奸臣,晚年被贬归里,获罪腰斩三截,其腰部葬于此地,称蔡氏墓,由此得名蔡村。1958年建队,称蔡村大队,属延津县牛屯区蔡村公社。1962年归回滑县,称蔡村大队,属滑县牛屯公社。1975年分队,因大队驻蔡村,称蔡村大队,属滑县牛屯公社。1983年设乡,称蔡村村民委员会,属滑县牛屯乡。1987年乡改镇,称蔡村村民委员会,属滑县牛屯镇。蔡村村……。 |
据清光绪年间《南乐县志》载:村子原名蔡泉村,因有桑坑,坑中有泉而得名。后因蔡姓居官成品,桑泉干涸,遂改名蔡村。1949年建国后,为南乐县四区蔡村村公所。1956年为西邵乡蔡村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西邵人民公社蔡村大队。1984年为西邵乡蔡村村民委员会。蔡村村……。 |
传东汉文学家蔡邕因弹劾宦官被流放,途经此村住宿,村民仰慕其才华,遂改村名为蔡村。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就有蔡村。《齐京邑西市令杨君墓志》:“武平三年(572)二月十二日,合窆于邺西蔡村之东。”北宋《相台志》载有蔡村。元仍称蔡村(见《河朔访古记》)。明亦称蔡村(见《河南总志·彰德府·陵志》)。历清、民国,村名未变。1949年设蔡村村。1958年7月改为蔡村生产大队,属邵家屯公社,同年9月公社……。 |
清朝,蔡姓在此定居,故名。1977年,设蔡村大队,隶属朱寨公社。1983年,设立蔡村村民委员会,隶属朱寨乡。2000年,乡镇合并,属朱寨镇。蔡村村:位于朱寨镇东北3公里处。……。 |
蔡姓从福建逃荒至此栖居,得名蔡村。委会原驻地位于蔡村,故名蔡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前属博山乡第九保,1949年属一区博山乡。1951年属洋口区新发乡,1958年称河北公社蔡村大队,1964年分为河北公社蔡村、杨家两大队,1968年和苗山大队合并为胜利大队。1972年析置河北公社蔡村大队。1984年更名为蔡村村民委员会,驻地湖头山。蔡村村……。 |
蔡村村是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东沙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481005228。 |
蔡村村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平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923001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