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北社村

北社村

  因初级社时,该区域位于沙河乡的北部,故名。1953年称北社乡,1958年称北社大队,1983年,称北社乡,1986年改称北社村委会,1989年改称北社管理区,1999年改称北社村委会,沿用至今。北社村委会位于禾云镇北面,距离镇政府12公里,人口4767人,农户910户,31条自然村,有耕地2723亩,其中水田1723亩,,山林7000亩,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及养植业、果等。……。
  北社村地处澄海区溪南镇韩江下游支流义丰河南岸边,距澄海中心城区约11.8公里,距汕头国际机场约13.8公里。村域位于324国道和金鸿公路两条主要交通枢纽;村域紧临义丰河,由水路可通潮州、大埔;距出海口约8公里,海线可达汕头、南澳、三百门港口等。辖属占地面积13.5公顷,总人口3412人,总户数895户。辖区内村道纵横,进出交通方便。……。
  为敬奉三圣母而立社,且在庙社北建村,故名北社。1949年6月属阌乡县盘豆区。1954年6月属七区。1956年1月属故县乡。1958年8月成立北社生产大队,属阌底人民公社。1962年6月属故县人民公社。1966年秋属程村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乡,改为北社村民委员会,属程村乡。2005年11月属阳平镇至今。北社村……。
  北社村位于克井镇政府西5公里处,辖15个居民组,515户,2146人,1390个劳动力,43名党员,耕地2247亩。北社支村两委共3人,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薛军民负责全面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北社村坚持改革为先,发展为上,民生为本,强化农村发展观念,积极实施兴村富民举措。1、抓党建、带党员、促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观。我村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大力度……。
  1958年成立北社大队,1984年改为北社村委会,沿用至今。北社村……。
  1958年为北社大队,隶属两宜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后,设立北社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两宜镇。北社村……。
  以1958年建社时在大韩村北而得名北社村,村委会因驻地北社村,故命名。曾名北社大队管委会、光明大队革委会。1984年,经宝鸡县政府审批,改设北社村村民委会。北社村……。
  1950年属三阳区北社区,1955年属三合区三阳乡,1958年随移民迁至外地,1985年移民返迁华阴,安置于原北社村旧址上,成立北社村民委员会。2011年6月北社乡并入岳庙街道,更名为岳面街道办事处北社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北社村……。
  北社村位于东阳镇中部,东临108国道,南靠东清线,太长高速绕村北而过。全村人口522人,耕地面积400亩,机井九眼,变台3座,沿108国道,商户23家,全村经济支柱产业以种植为主,兼有修理服务业和养殖业。北社村拥有一支团体、战斗、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2005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机遇,利用太长高速占地补偿,大力发展自己。首先改善了基础设施,更新机井4眼,兴建水塔一座,硬化全村内的路有街巷3.……。
  北社村位于高平市东北方向,矩离市区25公里,是建宁乡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三面依山,地形复杂,自然条件差;一面傍水,东大河畔地平水浅。村内居住着村民570户,人口2000口人,党员42名,500名劳动人民以农为主耕种着2030亩土地,其中山岭地约1000亩,平川地约1000亩;我村现有林果园80亩,优质核桃基地300亩,蔬菜大棚5个,食用菌大棚10个。目前,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着全村人民正在以发展是第……。
  北社村位于高村乡西部3公里处,系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北社村辖北社、白水、兴社、马头、五家咀五个自然村,共有农户220户683人,其中劳动力289人,全村总面积13960亩,其中耕地面积5724亩,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谷子,小杂粮等为主。其中小杂粮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经济林主要以核桃树,山楂树为主,生态林以刺槐、油松为主。到目前核桃树挂果面积约为1000亩,亩产约20斤。2011年又种植1……。
  古为炭道,商贾多设栈于此,富盖北乡,故称平山北。旋以此地近九原,草深虫多而改北蛇村。入元,改名北社。共728人,188户,耕地1340亩,其中水浇地1340亩。土地总面积2279.2亩。北社村两委成员实行值日制,村民每时每刻都可以到村委会找到村干部,村干部都可以随时解决村民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能随时接待上级领导来访和收发上级有关文件。村里设立了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随时公布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来文以及……。
  北社村位于马兰镇西南角,距离镇政府5公里处,总户数183户,总人口554人,耕地面积2400亩,村里设有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 2012年,北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三个渠道。一是种养植业。2012年,全村种植玉米等各类小杂粮365亩;二是运输业。全村有大型运输车辆2台。三是在企业务工收入。全村有30余人是周边的煤气化二厂的临时工人,有100余人在周边企业和建筑工地……。
  北社村简介北社村位于南沁线中段,全村共有200户,630口人,耕地面积922亩。现有党员36员,其中女党员4名,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班子共7人,其中支部成员4人,村委3人。北社村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296元,比2010年增加1413元,增长26.7%。近年来,北社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组织部的支持帮扶下,社会事业方面完成了村小学的修缮工作,逐步配套教学硬件,开展了生态……。
  清康熙二十一年《黎城县志》载:“北社”。社为古地方区域名,“二十五家为社”,“方六里,名之曰社”。此处南、北二社。该村居北,故名。1958年9月成立管理区,1961年设立北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北社生产大队,北社大队。1968年,更名为北社大队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复名北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84年4月,我国实行政社分设,撤销北社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设立北社村民委员会至今。地处平川……。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