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坳背村

坳背村

  1950年属茶洞乡,1958年属茶洞人民公社,设坳背大队,1983年改坳背乡,1986年改坳背村委会,1989年改坳背管理区,1999年成立坳背村委会,沿用至今。坳背村……。
  因此自然寨位于山坳的背部,寓意要大山呵护,当地村民觉得安全系数高。解放前后均隶属羊场区,为都坪乡。1953年划为都坪、拱桥、天印、大坝、白龙等小乡。1957年又合并为都坪基层委员会,1958年公社化后,以区建社,隶属羊场人民公社,分为都坪、天印、大坝等公社。1965年将都坪、天印两个公社合并为都坪公社,1984年更名为都坪镇坳背村。2004年10月罗连村与坳背村合并,现称坳背行政村。坳背村……。
  坳背村是湖南省怀化市新晃县波洲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227101213。
  坳背村是湖南省怀化市经开区河西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2,为城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431202006207。
  坳背村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6103222。
  坳背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五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22115211。
  坳背村位于珠坑乡西部,距县城20公里,全村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有耕地1028亩,人均耕地0.52亩,有山地4641亩,人均林地为2.32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435户2030人;有村支委3人,村委会5人,全村党员38人,设党小组5个。坳背村地处偏僻低畦、资源缺乏、物产不丰,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1户362人,贫困发生率17.8%。致贫原因中因病17户,因残27户,因学4户……。
  水源乡坳背村是水源乡第一个完成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村,也是水源乡第一个实现组组通道水泥路的村。坳背村位于水源乡南部,距乡圩镇2公里,距206国道10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2040人,其中党员21人,村“两委”干部8人。全村经济以果业为主,共有果园面积5000多亩,人均果园面积超过2亩。坳背村村两委班子年轻富有战斗力,在全乡村干部中表现尤为突出(2008年村支部书记考录为公务员,村主任考录为事业单位……。
  因庄建在山坑的坳背面,故称为坳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属水头区安塘乡,1956年属于安塘初级社,1958年属车溪公社称坳背大队,1963年与朱坑大队合并,属车头公社朱坑大队,1970年为车溪乡坳背村生产队,1984年为车溪乡坳背村。坳背村……。
  因位于青塘东偏南2千米处山脚坳口处,故名坳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于都县赖村区。1952年4月划入宁都县,属十三区青塘区青塘乡。1956年6月随青塘区并入赖村区。1958年成立河背大队属青塘乡(卫星公社)。1959年成立坳背大队,1984年6月成立坳背村村民委员会属青塘乡。1987年坳背村村民委员会属青塘镇至今。坳背村……。
  1984年由大队改为坳背村村民委员会,得名沿用至今。坳背村……。
  1958年,属东上公社桥头大队。1959年,析出部分生产队立坳背大队。1968年,撤消坳背大队他别并入龙市公社光明、东风大队。1972年,从光明、东风大队折出复称坳背大队。1984年,坳背大队改称坳背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坳背村位于东上乡西北面,距离乡政府约1.5公里,是东上乡一个贫困小山村,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83户,总人口352人,耕地面积229亩,山林面积5300亩,党员11名,村内共青……。
  坳背村位于兴江乡南大门,距离乡政府3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有16个村小组,总户数537户,人口2120人。耕地面积1686.5亩,山林面积9860亩。村内有老年活动中心1个,村小学1所。特色产业有坳背水库发电站和禾塘组水库,80多亩养鱼山塘,及古老陈氏九族宗祠。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制种为主,另还种有油茶、脐橙,饲养灰鹅、肉猪。……。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