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以包姓村民居多,故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绿荫村包家庄,1949年8月为十一乡(绿荫,即包家庄),1953年1月属城市区二区包家庄(绿荫乡更名)乡,1958年9月成立包家庄生产大队,属超英公社;12月属临泾人民公社;1969年称为临泾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1983年12月称包庄村,成立包庄村村民委员会,属临泾乡政府管辖;2003年7月塬畔村并入,2015年11月临泾乡撤乡改镇,属临……。 |
清康熙二十年(1681)包姓村民从河北迁此落户建村,取村名包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包庄生产大队,属老冢公社。1975年划属五里口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包庄村民委员会,属五里口乡至今。包庄村……。 |
清嘉庆年间,包氏迁此建庄,故名。明清属包信里。1931年属包信区。1941年属包信镇。1949年属包信区。1956年1月属包信中心乡。1958年8月建包庄大队,属包信公社。1983年12月改包庄村民委员会,属包信乡。1987年9月改包庄村民委员会,属包信镇至今。包庄村……。 |
包姓自山西迁来聚居于此,故名。清属裕州南阳县宝珠堂里。民国年间属南阳县第四区宝珠堂乡。1947年属南阳县第八区包庄乡。1951年划归方城县属博望区。1958年成立包庄大队,属博望公社。1984年改队为包庄村民委员会后,属博望乡。1986年改置镇后,属博望镇包庄村民委员会。包庄村……。 |
包庄原名高庄。宋宣和二年(1120),包氏任秘监,一次出巡至高庄,视其地利,遂在此立家,易名包庄。1949年属第四区。1954年称包庄行政村,属虞城县稍岗区。1956年称包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稍岗乡。1958年称包庄生产大队,属稍岗人民公社。1961年归属杨集区。1965年重属稍岗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包庄村民委员会,属稍岗乡。2014年撤乡设镇,属稍岗镇至今。包庄村:位于稍岗乡西北1公里处……。 |
包庄村位于莲花镇政府西南10公里处,南依澧河,交通便利,社会和谐。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76户,2410口人,现有贫困户16户73人。全村耕地2437亩,一部分在16万亩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内,是豫南平原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粮食种植、畜牧养殖、劳务输出是的主要支柱产业,村内现有猪牛羊散养户10余户,鱼塘1个。……。 |
原属于隆德县,1942年划归西吉县将台乡;1949年属于将台区三乡(牟谢);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根据所在驻地命名;1985年改为村委员会,属于将台乡管辖,地名沿用至今。包庄村……。 |
包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723109239。 |
包庄村是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371722111203。 |
包庄村是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422106241。 |
包庄社区:辖包庄、汶丰等2村。……。 |
化雨镇包庄村位于镇政府东南约三公里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29户,人口490人,其中党员21名,高中以上学历77人。现有农业用地901亩,其中小麦、玉米20余亩;林地面积10余亩。目前该村共有党员21名,支委2人,村委3人,其中1人是兼职。 包庄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王朝祥,男,57岁,在该村已担任了3届书记,群众威信较高。 ……。 |
喻屯镇包庄村,人口857人,耕地1456亩,村庄毗邻新万福河,重要涵、闸2座。村“两委”团结协作,廉政为民。认真落实喻屯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健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全村没有出现越级访、集体访案件。建立了村务公开栏,对村内各项事务定期进行公开公示。 近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本村实际,狠抓基层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创建,倡导科技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