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因境内柏香树多得名柏香村。1980年原龙洞大队因重名更名为柏香大队,1984年改称柏香村,隶渤海乡。2001年撤渤海乡,村隶龙潭镇。2003年12月新坝村、伏龙村1-6组、上河村、下河村并入柏香村,隶龙潭镇。2012年改设柏香社区,隶龙潭镇,2017年恢复为柏香村,名称沿用至今。柏香村……。 |
柏香树属柏科,绿针叶树的统称。因境内有盛产柏香树,故名柏香。早年名柏香。为1981年成立柏香大队,柏香大队隶属红岩公社。1983年改大队为村,隶属红岩乡。2001年划入官庄镇。2003年合村并组时撤销田坝村并入柏香村。2018年撤镇设街道隶属官庄街道。该名沿用至今。柏香村……。 |
因境内地名柏香林得名。民国时期属老荣隆乡十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十村。1958年为二大队。1981年为油菜公社柏香大队。1984年为油菜乡柏香村。1993年并入荣隆镇。2002年将柏香村、大田村合并为柏香村。2007年11月,村建制再度调整,开源村4、5、6、7、8组并入柏香村。柏香村……。 |
因村内有一颗柏香树而得名。柏香村土地改革时是侣俸乡的第四村,直到2006年仍为侣俸镇的建制村。柏香村……。 |
以境内有一株大的柏香树得名。1949年为三角乡第十八保。1951年建政为柏香村。1958年为柏香大队.1968年改为红胜大队.1975年更名为柏香大队.1984年改为柏香村,隶吉安乡.1993年撤吉安乡村隶属三角镇.2001年古柏村并入柏香村,隶三角镇,沿用至今。柏香村……。 |
村外曾有柏树林,清香四溢而得名柏香村。1958年公社化时建立大队,以驻地柏香村而命名柏香村大队,1966年文革中更名旭阳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将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柏香村……。 |
辖区内原有较多柏树,故名。1951年民主建政设柏香村,为青龙乡所辖;1958年为青龙公社第一管理区;1961年改称一大队,1982年后为柏香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雅安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4号)中,撤销青龙乡和烟竹乡,设立青龙镇,以原青龙乡和原烟竹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青龙镇的行政区域,青龙镇人民政府驻桂花村八组44号。柏香村……。 |
柏香村位于麻城镇镇政府南面山区,辖区内5个社,全村辖5个社,共504户2221人。其中少数民族55户268人,占总人口的10.2%,均属散杂居。全村劳动力122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685余人,现有党员3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869亩,其中田地面积1100亩,土地面积1769亩。林地面积3072亩。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村内山平塘3口,灌溉渠4条,村内公路约36公里,已硬化20.1公里。……。 |
柏香村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金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113101999。 |
因以前境内有许多柏香树,当地群众取村名为柏香村。民国时期名为双河村,1958年属幸福公社4大队,1984年属幸福乡柏香村,1992年撤乡并镇后更名为柏香村,2019年撤乡并镇并入沐溪镇,为沐溪镇柏香坪村民委员会。柏香村……。 |
劳动乡柏香村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平均海拔高度850米,幅员面积18.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566户20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481人。近年来,柏香村各项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17年底通过国家省市验收和第三方评估,高标准实现整体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被评为“四川省青年文明号”,挂职第一书记帅志聪同志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创新奖。 一、基础设施情况。全村先后实施彝家新寨建设128户、易地扶……。 |
柏香村是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524115999。 |
此地境内种植有许多柏香树。解放前大约在1964年乡改公社,由响石村化了三个生产队和运动村划了几个队组建的,由于柏香树比较多,以柏香湾更名柏香大队,1984年柏香大队更名柏香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来复镇柏香村位于来复镇北部,东邻响石村,西邻来复镇高凤村,南邻运动村,北邻双河乡,距县城29公里,距宜宾32公里,距场镇5公里。本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2.5亩,辖区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
柏香村是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石桥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0185007999。 |
此地有一株大柏香树(柏木),后以柏香地名为村名。1951年属雅安县孔坪乡,1958年为孔坪人民公社柏香大队,1983年为孔坪乡柏香村,2000年为雅安市雨城区孔坪乡柏香村,2019年12月辖区划调整,为周公山镇柏香村村民委员会至今。柏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