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柏林村

柏林村

  柏林村位于籍山镇东南部,距县城约10公里,205国道和柏山渠穿境而过,东至界村,南至泾县,西至葛林村,北至尹塘村。耕地面积2834亩,水塘面积180亩,山场面3360亩。辖35个村民组,785户,人口2563人。境内有一个工业园,外资企业三家,个体木材加工户5家,并且有国家I型水库一座,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另外,村党组织下辖两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0名,预备党员3名,女党员10名,流动党员1……。
  柏林村位于柏林乡西北部,东与袁塘村、双墩村毗邻,南与双墩村、秦桥村相邻,西与跃进村相连,北与界河村相邻。耕地面积3575亩。全村有村民组20个,农户650户,农业人口2408人,年人均收入3100元。现有党员54人(女党员8人),5个党小组。柏林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水系发达,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已修筑2.7公里水泥路穿村而过,连接防汛路,构成圩区防汛、交通水泥路网络。在村部……。
  因此地有一大片柏树林,故称柏林村。由柏林村、新龙湾村合并而成。1950年9月为柏林村、新龙村,属白涛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柏林大队、新龙大队,属白涛公社。1981年新龙大队更名为新龙湾大队。1983年12月23日撤销白涛公社、永胜公社,设立白涛镇。1984年初乡村建制恢复后为柏林村、新龙湾村,属白涛乡。原为四川省涪陵县白涛乡柏林大队,1997年重庆直辖后改为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柏林村,并设立……。
  因境内有许多柏树,故名。1949年前为13保24段,1953年成立柏林合作社,1958年更为柏林耕作区,1962年改为幸福大队,1980年幸福大队一分为四,为柏林大队,1988年更名为柏林村,设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自今。柏林村……。
  建村时,因其境内栽植柏树的历史悠久,柏树茂密成林,田坎、土边、山坡到处可见高大树干的柏树而得名柏林村。1958年,与沿滩村、红星村等合并为柏林大队。1962年,划出为柏林大队。1966年,更为朝阳大队。1973年1月1日,恢复柏林大队。1984年,更名为柏林村。2003年,原柏林村与沿滩村合并,名柏林村。柏林村……。
  因地处柏林湾故名柏林村。1949年前为正自乡第十二保。1951年建政为柏林村。1958年为观音管理区柏林大队。1961年属通惠公社。1968年更名为灯塔大队。1975年恢复柏林大队。1984年改称柏林村,隶属通惠乡。1993年村隶古南镇。2001年松峰村并入柏林村,隶古南镇。2007年村隶属文龙街道。2019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增设通惠街道,柏林村隶属通惠街道,沿用至今。柏林村……。
  1950年,因此地境内柏树成林,得名。1950年成立柏林村,1958年改为柏林大队,历经变更又改为柏林村,2003年合村并社,保留柏林村并成立柏林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柏林村……。
  因区域内有地片柏林沟而得名。“柏林”蒙古语,意为白色的山岭。解放前属永登县天祝乡八保,解放初属天祝区七乡,1950年5月至1951年属天祝自治区第九乡,1958年属柏林牧场,1960年属河东牧场,1962年属柏林牧场,1985年为柏林村属柏林乡管辖,2004年属华藏寺镇管辖至今。柏林村……。
  因以林姓人氏聚居,且村内柏树较多,故名。1949年初,起名叫向阳大队,后来因庄靠大山,长有柏树,因此改名为柏林寺村;1984年撤社设乡为礼辛乡柏林寺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乡改镇属礼辛镇柏林寺村民委员会至今。柏林村……。
  因以前此地柏树较多,村委会建于该地起名柏林村。1958年前为定西县城关人民公社柏林大队,从1983年开始被命名为城关乡柏林村,2000年被命名凤翔镇柏林村。柏林村……。
  柏林村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202108203。
  柏林意为长有柏树的部落。建国初期设立柏林村民委员会,1968年改为柏林大队,1983年恢复设立柏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柏林村……。
  柏林含义为种有香柏树的村庄。自1983年命名起沿用至今。柏林村……。
  柏林村位于口头坝乡长北片高半山区,由于村内有一颗古柏树,故将村命名为柏林村。1949年文县解放,1951年全县调整为6区46乡,属临江区长北乡辖。1953年6月全县调整为9区70乡,属临江区长北乡辖。1955年10月杜家、长北并入长南乡,今柏林村属长南乡。1958年4月长南乡改名为口头坝乡,属口头坝乡辖;12月成立口头坝公社,为口头坝公社柏林大队。1961年仍为口头坝公社柏林大队。1983年10月……。
  柏林村是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中亭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223207204。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