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村地处陈汉乡钓鱼台水库西南岸,与柳坪乡长溪山村接壤。全村28个村民小组,684户,2365人,劳动力1143人,外出务工916人。耕地365亩,山地105亩,山场5300亩,人均2.4亩。群众主要从事毛竹、蚕桑、红芋等生产。村级公路全长4.1公里,于2009年9月建成通车。全村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85%以上。手机、摩托、电冰箱等家电已进入平常百姓家。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9名,支委3名,组织建……。 |
白合村位于襄安镇集镇郊区,西靠永安河,南靠西河,襄开路、襄刘路、军二路穿境而过。全村总户数1470户,总人口5660人。耕地3030亩,有村民小组38个,一个总支、三个党支部、24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10人。属有山有圩的丘陵地带,以种植水稻、棉花、席草为主。水产以养蟹养鱼为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
以境内原来经常有白鹤在两棵大柏树上栖息而得名白鹤村。建国前为大柏乡六保,1952年土改时名六村,1958年公社化时名六大队,1961年改称金龙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为白河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名白河村,2002年全县村组建制调整时,根据下府发〔2002〕152号文件请示,石柱府发〔2002〕189号文件批复,将原金彰乡徐坪村、竹园村、香花村的治中、阳兴组,松柏村的桂花组合并设立……。 |
以境内白鹤林坝子而得名。1953年取名白鹤村;1961年更为白鹤生产大队;1984年撤销白鹤生产大队,设立白鹤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将白鹤村、胜天村合并后仍为白鹤村村民委员会。白鹤村……。 |
此地多白鹤栖息于林间,得名。1956年为花林村初级农业社,1957年为花林村高级农业社,1958年建白鹤大队,1983年改名白鹤村,1986年为南泉街道白鹤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白鹤村……。 |
辖区范围内有一地名为白鹤林,故名。(白鹤林:此处树多林茂,常年有白鹤栖息,故名)。1950年前后属太和乡第四保,1952年改为太和乡白鹤林,1958年改为太和公社白鹤管理区,1962年改为白鹤大队,1984年改为嘉乐乡白鹤村。2001年5月乡镇建制调整,撤销嘉乐乡划归中山镇辖,随属。2005年11月将双峰寺村所属行政区并入白鹤村。白鹤村……。 |
因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山清水秀,招致成群白鹤栖息于此鹤鸣声声,故名。原为金山村白鹤社,1962年更名为白鹤村,2000年由原九块村5社、土沟村1.2.3社、转龙村2.4.社合并为白鹤村,地名沿用至今。白鹤村……。 |
因境内山林中时常有白鹤栖息而得名白鹤村。解放后设白鹤大队,1986年后名白鹤村,2004年将白鹤村、曹家村合并为白鹤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6月,璧山撤县设区,隶属之。白鹤村……。 |
因其境内原有许多白鹤在此栖息,得名白鹤村。1984年建白鹤村,2002年将四塔村、龙沟村合并。白鹤村……。 |
10、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白鹤村 以境内寺庙白鹤寺得名。原三大队。1981年为白鹤大队。1993年更名白鹤村。2002年7月将凉水村、大屋村并入。2007年将白鹤、莲花、小河村合并为白鹤村。白鹤村……。 |
以境内“白鹤山”而得名。1958年为白鹤大队,1984年改为白鹤村,2004年10月富金村并入白鹤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白鹤村……。 |
据查,因有大量的白鹤从远方飞来,在此长久没有飞走,且还有一个老寨,故名白鹤村。解放初,一直归白鹤大队管辖,2002年由白鹤大队、三元村、石梁村并村后,归白鹤村村民委员会管辖,名称沿用至今。白鹤村……。 |
13、重庆市武隆区后坪乡白鹤村 因辖区内的白石溪和楠木沟交汇处有一巨石形似白鹤,故命名为白鹤村。民国时期属彭水县鹿鸣乡第14保一部分。1951年为鹿鸣乡白鹤村;1953年春从鹿鸣乡析置合理乡,为该乡白石、黄金村;1953年6月彭水县合理乡白石、黄金村划入武隆县,新建鱼子乡,为该乡白石、黄金村;1955年12月撤鱼子乡并入后坪乡,为该乡白石、黄金村;1958年9月为后坪公社白鹤管区;1961年改称白鹤大队;1962年4月从后坪公社……。 |
14、重庆市城口县厚坪乡白鹤村 因此地盛产百合,谐音“白鹤”,取“长寿”之意,故名白鹤,村随此名,故名白鹤村。1956年建白鹤高级社。1958年更名为白鹤大队。1984年更名为白鹤村。2001年大堰村并入白鹤村,设立白鹤村村民委员会。白鹤村……。 |
15、重庆市高新区金凤镇白鹤村 因境内有白鹤坝,据说这里曾飞来多只白鹤,故名。白鹤村系2002年1月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白鹤坝村、小湾村合并而成。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白鹤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