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为疏勒河项目移民新建村,寓意为安定、祥和,故名。2000年开发建设,并成立移民工作站,由农垦饮马农场代管,2010年移交新成立的六墩乡政府管理至今。安和村……。 |
因这里曾经有一个较中心的小山岗,人口比较集中,且长期大家都和睦相处,贺与和谐音,故名。1987年称安和管理区,1999年称安和村委会,沿用至今。安和村……。 |
因取安居乐业和睦之意,村民以安和为名建村,该村委会以所辖管的安和村为名,故名。1950年至1957年由留和、安和、前村尾等村组建为一个乡公所,所在地设在现在的留和村委;1958年分列为安和大队;1983年改为安和乡;1987年改为安和管理区;1999年改为安和村委会,一直沿用至今。安和村……。 |
安和村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1102107206。 |
安和村是广西梧州市藤县蒙江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50422111208。 |
安和原称鳌鱼洲,民国时和安祉、石山脚、外视等村合设安乐行政村,1958年建社时以“安乐永和”意取名。1933称安乐村,属全县内建乡。1952年设安乐乡,属全县第四区。1955年属鳌鱼洲区,1958年改外枧大队,属安和公社。1962年改公社,属安和区。1968年改安和大队,属安和公社。1984年改村,属安和乡。1987年改村公所。1996年改为安和村民委员会。2014年属安和镇。安和村……。 |
安和村是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开区)安和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002009202。 |
该地名来源于公社西部,公社化时属于固院公社均称安和大队,现叫安和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于都县黄垅区政府,1956年梓山人民公社,分别为黎明大队、交联大队、文丰大队,1958年文革期间扩社并队于,1968年将三个大队河北归为梓山大队,1979年调整队于都县志,本地老一辈人口述,实地调查,公社西部,公社化时属于固院公社均称安和大队,现叫安和村。安和村……。 |
清代寺下河在境内称安河、因安河与安和同音取为村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陶朱乡第一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安和乡。1958年属社溪公社为安和大队,1961年属安和公社,1968年又属社溪公社,1972年复属安和公社仍称安和大队。1984年3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政府;5月生产大队改为安和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芦山村并入安和村。安和村……。 |
安和村是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足民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20422202212。 |
2013年,由镇人民政府批准,以“安和”为名,在三营镇西侧建立移民村。因此得名。表达政府希望村民平安、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2013年由生态移民搬迁而来,地名沿用至今。安和村……。 |
此名寓意安定和平,故名。2020年5月14日,经屏府函〔2020〕43-6号文件批复,撤销红丰村、大坪村,设立安和村,确定为二类村。建制村范围为原红丰村(1、2、3、4、7、8、9组)、原大坪村,办公地址设在原大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新光村……。 |
安和村位于胜天镇红岩山上东西部,东与本镇迎祥村交界;南与本镇新福村连界;西与本镇德利村相邻,北与翠屏区李庄镇中和村、高桥村接壤。全村幅员面积7.5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3669亩,耕地2947亩,水田1876亩,村委会离胜天场镇10公里,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210户,734人。安和村是小丘林地带,海拨在380—700米之间。村内资源丰富,有楠竹300多亩,良种竹和苦竹约有1500亩。2011年,全村有……。 |
1940年至1950年9月,属凤梧乡第七保。1950年10月至1952年4月,属第五区锡林(第十七)行政村。1952年5月至1977年4月,设第五区所辖锡林小乡。1957年5月至1958年8月,设立马县直安和高级社。1958年9月至1959年7月,属立马大管理区。1959年8月至1961年5月,成立安和小管理区。1961年6月至1962年6月,属立马大公社安和大队。1962年7月至1969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