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青海省 > 海西州 > 德令哈市 > 蓄集乡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蓄集乡

地名:蓄集乡隶属德令哈市
行政代码:632802200代码前6位:632802
行政区域:青海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77 邮政编码:817000
车牌代码:青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75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745人
人口密度:约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蓄集”为蒙古语,意为“奶香原”或“五畜集聚”之意,因原来有野驴群而得名。

基本介绍:

蓄集乡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东经97°55′北纬37°20′, 平均海拔3100米,最高海拔5800米;地势呈北高南低,东西开阔式峡谷地带,属高山大陆型天然牧场。气候:高山寒漠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最高气温33.4度,最低气温-29度,年平均气温3.4度;日照时间长,日照百分率72.2%,气候干旱少雨雪,风沙大,年降水量186毫米。行政区域:东北与天峻县为邻,南接乌兰县,北界甘肃省肃北县,西临柯鲁克镇;乡政府所在地距德令哈市以东39公里;全乡总面积0.75万平方公里,草场面积604.7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35.66万亩。乡村人口:全乡有6个行政村(乌察汗村、伊克拉村、陶斯图村、浩特茶汉

+查看详细蓄集乡概况>>

文化旅游:

察汗特买图岩画

察汗特买图岩画位于德令哈市蓄集乡浩特茶汗村,年代为隋、唐。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725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境域为蒙古族和硕特部北右末旗(俗称库尔洛克扎萨克旗)驻牧地之一。

1956年,设蓄集乡。

1958年,成立蓄集公社。

1963年4月,郭里木公社和蓄集公社合并成立郭里木公社。

1972年11月,乌兰县郭里木公社分设为乌兰县蓄集公社。

1984年,复称乌兰县蓄集乡。

1988年11月,改称德令哈市蓄集乡。

托素湖
野马滩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野马滩系汉语,意为有野驴的河滩或野驴原,故名。…[详细]

浩特茶汉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浩特茶汉”系蒙古语。意为“白色的羊窝地”,故名。…[详细]

茶汉哈达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茶汉哈达”系蒙古语,意为“白岩峰”,故名。…[详细]

贡艾里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贡艾里沟”系蒙古语。意为“深崖坎峡谷”,故名。…[详细]

陶斯图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陶斯图”乃蒙古语,意即“有酥油的地方”。本村于陶斯图一带草场水美草肥,牛羊多壮,年产酥油较多,故名。…[详细]

伊克拉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伊克拉”系蒙古语,意即“大山阴面”,故名。…[详细]

乌察汗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乌察汗”乃蒙古语,意为“宽阔的白色地带”,故名。…[详细]


以下地名与蓄集乡面积相当:
到蓄集乡必去著名景点

蓄集乡相关名人

蓄集乡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德令哈市行政区划:
旅游搜索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