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托克托县 | 隶属:呼和浩特市 |
行政代码:150122 | 代码前6位:150122 |
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71 | 邮政编码:010000 |
车牌代码:蒙A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141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6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镇 |
地名由来:
“托克托”一名,明代始称“脱脱“(亦称“妥妥”)。清代译作“托克托”,系蒙古语“脱克脱户“的谐音,意为“固定、保住”,引申义为“传宗接代”。
基本介绍:
托克托县位于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麓、黄河上中游分界处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地处呼、包、鄂“金三角”开发区腹地。县境南北直距54.5公里,东西直距42公里,总面积1416.8平方公里,境内有7条河流,黄河流经37.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14.11亿立方米。耕地面积68060公顷,林草地面积40808公顷。辖5个镇和1个黄河湿地管护中心、16个社区和120个行政村,居住着蒙、汉等32个民族,常住人口16.6万。
托克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内蒙古最早的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县内有被考古学家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的新石器人类遗址。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托克托县被授予第六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城市称号。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托克托县人口数量为16.62万人,位列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内蒙古各旗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331位。
2020年10月,托克托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托克托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托克托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绥片区)。
2017年12月,托克托县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2月,托克托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托克托县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是内蒙古人类发祥地之一,内蒙古最早有人类的地方是托克托县和赤峰,分别被命名为“海生不浪文化”和“红山文化”。
托克托县早在战国赵武侯时代就有了城池,古城已有近2400年历史。
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年),赵武侯在此筑云中城。
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年),赵武灵王置云中郡并改革军制,实行“胡服骑射”。
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设三十六郡,其中的云中郡就
托克托县双河镇位于托克托县西南部,是县政府所在地。全镇土地总面积13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万亩,辖16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5…[详细]
新营子镇是1988年自治区政府批准的县属建制镇,地处包头、呼市、准格尔金三角腹地,位于呼大、萨凉公路交汇处,距呼和浩特市63公里,距准格尔煤矿中心区薛…[详细]
五申镇隶属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位于县城西北部,是托克托县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建制镇之一。该镇西与包头市土右旗三道河乡毗邻,北与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岱…[详细]
伍什家镇,因乡政府所在地伍什家镇而得名,位于托克托县城东北15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有3836户,14894人,其中蒙古族236人,回…[详细]
古城乡位于托克托县县城东北部.旧呼托公路42公里处.北望大青山,南眺黄河,大黑河穿境而过。北与土左旗接壤,南与伍什家乡相邻,东与永圣域乡毗连,西与乃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