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西城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西城区各街道地名由来

因西长安街自东向西横贯而过得名。

新街口之名取于新街市繁荣之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日中坊”界内有“新开路”(今为西直门内大街东段)地名出现。时隔33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出版的《宛署杂记》“日中坊”界内出现了“新街口”地名。又因开辟新街口北大街后形成了新的街市而得名。

因境内有五坛八庙之一的月坛而得名。

因境内有北京展览馆而得名。

因辖区内有德胜门箭楼而得名。

因境内有1992年兴建的金融街而得名。

因辖三海(前海、后海和西海,一般统称什刹海)而得名。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

因境内的大栅栏商业街而得名。故前门大街西侧有廊房一、二、三、四条等胡同。为了加强治安防卫,清康熙九年(1670年)和乾隆元年(1736年),曾下令将外城各街巷两端安装栅栏,昼开夜闭。其中廊房四条街口栅栏十分高大,人们即以“大栅栏”为街的代称。多年众口相传,“大栅栏”就取代了廊房四条的街名。

明朝时期,前门大街和永定门内大街交接处建有一座汉白玉单孔高拱桥,是旧时皇帝由皇宫至天坛、先农坛祭祀的必经之路,因石桥为专供皇帝祭天的通道,平时不允许百姓接近,故称天桥(1934年拓宽道路时拆除)。天桥街道因此得名。

因境内自明代以来有多条以“椿树”命名的街巷而得名。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

因地处广安门内而得名。

因境内有牛街礼拜寺而得名。

元至元九年(1272年),曾于礼部下设白纸坊,以生产朝廷公文用纸。历明、清、民国直到北平解放前夕,北京造纸作坊大多集中于此地,故名白纸坊,并沿用至今,街道因此而得名。

因地处广安门外而得名。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