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温江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温江区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柳城街道办事处位于温江区柳城镇来凤路22号,是温江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9月18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温江区人民政府柳城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17.8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5个社区(其中:四个城区社区、11个城乡结合社区)总人口约12万人;辖区环境优美、商贸繁华、交通便利,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1]

-

名称由来

  柳城镇距成都市19公里, 一座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从隋唐起即为温江区治。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邑令李绍祖率众缮城,于城外壕沿堤广植垂柳,故名柳城。[2]

-

发展历史

  长期以来,柳城镇一直是川西地区及温江区的政治中心。1988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柳城镇被列为成都市的第一个卫星城。其性质是以发展轻工科研为主,相应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接纳成都市区功能分流的综合性卫星城。柳城镇中心海拔高度533.69米,平畴沃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景色秀丽,具有典型的南方水乡特色。东毗公平乡,南邻涌泉乡、金马镇,西连天府镇,北接万春镇。面积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2亩,辖八个居民委员会,一个村、五个村民小组。[2]

-

基础建设

  柳城镇是成(都)邛(崃)公路的第一大站,又有数条省、县级公路在此交汇,西达崇庆、大邑、邛崃、雅安;北通郫县、都江堰市、汶川、阿坝;南接双流、新津、眉山、峨嵋。东面已开通至成都的卫星城公共汽车专线。柳城镇是成都市郊县的通讯中心。电报传译已编入市电信局电脑,可直发全国各地。同时在全国率先开通县、乡传真通讯。开通了全国250个大中城市的长途直接电话及400门国际直拨电话。 种植业以种植蔬菜为主,品种齐全,推行科学种菜,是温江区主要的蔬菜基地。养殖业以养奶牛、生猪为主,兼养鸡、鸭。[2]

-

名胜古迹

  镇之东南有闻名遐迩的温江公园,水陆面积达160余亩,园林布局精巧,林木葱郁,建筑典雅,江安河环流其中。有盆景园、金谷园、清心阁、知春亭、鸣翠廊、望源楼、憩客轩、游乐园、观瀑池、游船码头等休息娱乐景点。还有一代音乐大师王光祈先生的纪念馆,"百帝城"让你领略中华民族 五千年的历史。在此举办的一年一度菊花会,盛况空前。[2]。

公平街道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全街道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区公平街道位于成都市西部,是温江城区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全街道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总人口33285人,辖8个社区、2个村、95个村(居)民小组。区域内成温邛高速、芙蓉大道、温郫大道、生态大道等道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 公平街道温江区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大乘院就坐落在此,院内流水淙淙,繁花四溢,绿树溪水,鸟语花香,禅机无限,是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涌泉街道地名以境内曾有著名古刹涌泉寺而得名。南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温江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涌泉乡。

1961年7月,乡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乡。

1995年11月,乡改镇。

2004年9月,镇改街道。

 涌泉街道位于温江城区东南部新城区规划范围内,距成都市中心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2公里,东与成都市青羊区接壤,南与双流县九江镇相邻,是成都市新城西第一门户。辖区幅员面积16.77平方公里,人口2.4万,下辖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个村民委员会。

温江县辖镇。1940年置永安镇,1958年建金马公社,1984年置金马乡,1992年柳林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30.9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和平、万盛、笼堰、前进、凉水、柳江、大田、光明、双河、兴元、新春、瓦窑、新桥、新村、金竹、春江、四友、陇河、同福、同心、大堰、檬桥、新民、安贤、檬江、清泰、双合、高堰、新坝2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养生猪、家禽。境内有金马旅游区。.

2019年,撤销永盛镇、金马镇,设立金马街道,以原永盛镇和原金马镇所属行政区域为金马街道的行政区域,金马街道办事处驻锦蓉街98号。

天府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约27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有90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6463户,总人口18383人,辖区内流动人口常年保持在2~4万人。我街办东接柳城街道办事处,西与永盛镇隔河(金马河)相望;南面与金马镇、涌泉街道办事处相临;北与和盛镇相邻。办事处东距成都市区15公里,南至西南航空港2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318国道)、成大公路、金马河、杨柳河贯穿全境。

天府街道办事处地处温江城西,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区驻落其境,是温江区“213”发展战略的“经济动力”核心区域。区委、区政府对天府街办的定位是:全力当好科技园的坚强后盾,早日建成城市副中心。近年来,天府街办在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当好科技园的坚强后盾的同时,依据科技园发展势态,已逐步形成了以轻工、医药、建材、运输、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工业格局;校园经济、车站经济、物流经济、批发市场将是未来天府发展的四大经济支柱。

天府重镇,蓉城门户永宁位于四川省省会、中国西南最大的消费城市----成都西郊外,地处青羊,高新区,温江区交界处,距成都中心区10公里,是国家级乡镇企业示范区和国家乡镇企业科技示范园,永宁既是温江融入成都发展的第一门户,又是成都面向川西扩张的第一站。永宁,是芙蓉古城的归宿地,是温江的‘深圳’,拥有厚重的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永宁镇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有东汉皇姑(刘备的姐姐),唐代韦皋,清末民初的保路运动的主要将领吴大将军,近有温江最早的党的武装岷济部队,是缅怀先古,凭吊先烈的爱国之地。永宁习武之风古往而今盛,习武之风盛行,拥有著名的汉地武官,张汉斌,其弟子遍及全国,‘古有城武,今有汉斌’被传为佳话。永宁籍优美生活和丰富物产而兴盛。地处温郫都国家级生态师范区腹心地带,背靠拥有8万亩花木基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据有关部门检测,永宁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是成都人民南路的10倍,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屏障。永宁也是有名的‘红七星’大蒜的主产区,所产大蒜汁多,味浓,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云南等国家和地区。据说,日本人长寿,韩国足球运动员勇猛就是吃了大蒜,注射了大蒜素的缘故。永宁也是优质的牛奶主产地,所产牛奶占全区的一半以上,成都菊乐牛奶也在此投资建厂。在改革开发中,永宁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初步形成了精密仪器,轻工,食品,建材等行业。永宁镇是温江区发展的桥头,是‘四镇’之首,是省、市、区确定的民营经济园区建区之地,按照‘主动融入大都市,强区富民建小康’的要求,已初步建成了一个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功能分区完善,生态农业示范区,物流区,教育区,民营经济园区,生态住宅区,应有尽有,经济繁荣,极具时代气息的现代后花园。永宁,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平和而笃定。这绝非一种感觉,是基于几千年文化沉淀出的一种韵味。几分悠闲,几分淡定,几分随和。

温江县辖镇。清置和盛镇,1941年改乡,1954年从和盛乡析出舒家渡设和盛镇,1958年和盛乡、和盛镇合并建立柳江公社,1961年重置和盛镇,1987年柳江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7.5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3.6万。温(江)都(江堰)公路过境。辖柳岸、顺江、李义、广水、三合、石坝、土桥、渡口、棕桥、三江、玉河、玉成、渡桥、铜元、石牛、镇江、衡宁、红专、新河、黄竹、花园、永义、晶光、幸福、先锋25个村委会和以序数命名的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电机、农机具、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产大蒜。境内有四川省原种猪场。和盛中学内有川西剿匪殉难烈士纪念碑。

温江县辖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30年置清平乡,1958年建万春公社,1959年更名清平公社,1984年置万春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公里。面积33.5平方公里,人口3.3万。温(江)郫(县)公路过境。辖新生、金星、永枫、清油、建国、红旗、黄石、协华、南岳、新建、广福、报恩、鱼凫、直属、高桥、和林、七里、红星、明山、三井、高山、五里、卫星、长石、万春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纺织、食品、化工、机械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产大蒜。养殖生猪、家禽、淡水鱼。

寿安镇位于四川温江区北部,东与郫县友爱镇相连,南接镇了乡,西与通平镇为邻,北与玉石乡接壤。寿安镇辖区13个行政村,69个社,总户数3321户,总人口13246人,其中:男6750人,女6496人,城镇人口1345人,其中:男644人,女701人,乡村人口11901人,其中:男6148人,女5753人,适龄人口8367人,其中:男3659人,女4707人。全镇耕地面积10305亩,建设占地580亩,道路占地336亩,河道占地153亩,沟渠占地223亩,绿化占地187亩,城区面积0.9平方公里。乡镇企业243个,其中:工业15个,花木企业112个,批发零售业69个,餐饮业22个,社会服务业24个,社会团体1个。2000-2003年全镇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36150万元,财政收入310万元,农村人口人均收入3842元。

1、交通设施温(江)灌(都江堰)公路贯穿全境。2001年-200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对新友路、长五路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骨架道路网络,镇内村村通水泥路。

2、电信、电力设施镇内建有发电站1个。2002年,全镇进行了农网改造和户表工程改造。镇内通讯发达,基本实现电话镇。

3、水利设施寿安属岷江水系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江安河贯穿全境,人工引水灌溉渠,横有电厂斗渠,镇内有农毛渠116公里。2003年,万春完成农毛渠“U”型槽改造12公里,现镇内“U”型槽达19公里。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