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郢村位于王店孜乡西部,西与临泉县土坡乡交界,南与周集村一沟之隔,北与高寨接壤,东与王店村相邻,全村共有人口4999人,1127户,全境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00亩,主产小麦、玉米,特色经济作物有早春大棚西瓜,延秋辣椒,畜牧业有养猪场两个,分散养殖年出栏1500多头。全村自然庄19个,27个村民组,共有党员62名。 |
周姓庄在解放前兴集,故名。1952年前属阜阳县大田区,王店乡,1952年5月划归阜南县属柴集区,1958年9月属王店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建队于周集大队,1984年3月改村,2006年10月并村时于孙老、王老并为周集村。 周集村位于王店孜乡西南部,西与临泉县土坡乡接壤。该村共有耕地6460.9亩,辖31个村民组,人口4986人,村干部7名,党员100名。
|
王店孜乡二郎村现有人口4436人,耕地5655亩,辖22个村民组,全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365人。县乡公路(赵集至马寨)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支部现有党员64名,分布在9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7人,流动党员17名,预备党员5名。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要求,团结奋进、扎实苦干,在基层组织建设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
因村中居民曹姓居多,故名。1958年9月属于王店人民公社;1961年1月建于曹庄;1984年3月队改村;1992年4月撤区并乡后王店孜乡;2006年10月并村与东薛,曹庄,西薛合并为曹庄村。 曹庄村现有人口4912人,户数1402户,耕地5840亩,人均1.2亩,党员100人,经济作物以蔬菜大棚、银杏种植为主。 |
王店村位于王店孜乡政府所在地,赵马公路与土六公路交叉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共有人口3777人,耕地3350亩,所辖18个自然庄,23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6人,下设4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该村两委充分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更新观念,注重发展,在班子建设、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因建村初期石姓较多,后建有小寨,故名。解放后属于柴集区;1958年属于王店公社;1982年属于柴集区高庄乡,两河从石寨村分出去;2006年两河村又合并到石寨村,属于王店孜乡管辖至今。 石寨村位于阜南县王店孜乡东4公里,南靠润河,北靠草河,属两河交汇处。本村面积4平方公里,村干部6人,党员82人。共有19个自然庄,29个村民小组,780户群众,人口3670人,劳动力1985人。全村耕地4300亩,人均耕地1.17亩。 |
高庄村位于王店孜乡东3公里处,王张公路穿境而过。该村总人口4590人,耕地5622亩,下辖22个自然庄,24个村民组。村党支部共有党员88名,下设10个党小组。高庄村盛产四季分葱,种植规模达千亩以上,年产大葱2千吨左右,销售供不应求,目前已经成为高庄村一大特色产业,群众积极参与,不仅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而且为村两委的工作开展提供了积极有利的条件。另外,本村的阜阳市绿韵电动车有限公司是阜南县唯一一家电动车企业,目前有电动三轮车、双轮车,销售范围已遍布附近几个乡镇,该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和质量,以及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现所产电动车供不应求,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绿韵电瓶车厂已成为我村另一大经济支柱,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还大大提高了高庄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
李寨村位于王店孜乡东部,距离乡政府1.5公里,东邻高庄村,南邻曹庄村,北邻王寨村,全村现有户数1064户,人口3981人,耕地4420亩,境内主干道路两纵两横,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有药材种植户15户,约200亩;畜牧业主要以生猪为主。近年来,随着村里交通越来越便利,种养殖业发展较快,村民收入逐步有较大提高。 |
王寨村位于王店孜乡东北部,和柴集镇隔河相望,全村总人口4349人,其中党员56人,户数1108户,共有更低5774.27亩,共22个自然庄,辖区内有赵庄刘贺飞养殖肥猪、羊共200多头,张庄王怀科养殖黄牛80余头,鱼塘5个,境内有阜新高速穿境而过,村内有4条水泥路,交通便利。境内有一处古柏树群,是国家保护区。 |
以境内五岳庙而得名。1952年前属阜阳县大田区,王店乡;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王店人民公社;1961年11月建队于五岳大队;1984年3月改村;2006年10月并村后为五岳村。 五岳村位于王店孜乡北大门,与新村镇相邻,共有14个自然庄,总人口3940人,970户,共有耕地面积4530亩。辖区内有千年古庙——五岳庙,庙内有千年古松柏2棵和古银杏树1棵。五岳享有韭菜基地之称,境内有两条古老草河,赵马路南北穿境而过,境内村级水泥路三横二纵,交通便利。 |
高寨村位于王店孜乡西北部,东邻五岳村,南邻刘郢村,西与新村镇相邻,北邻运河。全村现有户数1886户,人口7360人,耕地面积8657亩,境内东西南北交通便利,道路五纵六横,境内有古老的姜堰集,村内有三条草河,流水畅通。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畜牧业以养殖生猪、黄牛为主,特色经济有专业养蜂、甜叶菊种植等,我村交通便利,种养殖业经济发展较快,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增多,村民生活有所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