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解放,复雉城镇名。 1958年10月,雉城镇与近郊下箬、新箬、南箬三乡合并,称雉城公社,辖雉城、下箬、南箬、新箬4个管理区。 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撤雉城公社,复雉城镇建制,农村部分另建城郊公社。 1965年3月雉城更名知城,1981年11月复雉城旧名。 1984年8月,撤城郊乡入雉城镇。 1999年1月撤后漾、下箬寺、包桥三乡,辖区入雉城镇。 2000年12月,再撤旧雉城镇、新塘乡、长桥乡建制,三乡镇原辖区合并,组建新的雉城镇。 2012年5月29日,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函﹝2012﹞87号文件,原雉城镇建制撤销,其辖区被划分为雉城、画溪、太湖三街道,均属长兴县人民政府直辖。 此次重大区划调整致使雉城产生广义与狭义两种不同的含义。 广义的雉城镇泛指雉城、画溪、太湖三街道,狭义的雉城仅指雉城街道部分。 2015年5月,依湖政函﹝2015﹞23号文件,再分雉城街道北部成立龙山街道。 |
2012年5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分原雉城镇以南部的“雉城镇工业园区及乡村部分划入画溪街道,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2008年,长兴县在太湖沿岸长兴港出口处始建太湖新城。 2012年5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分原雉城镇以长城路以东的原长兴县经济开发区及乡村部分设太湖街道,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唐朝以前无考,宋至清,主体部分属吉祥乡(一至二都),东部小块属安化乡(一都)。 民国时期,依1936年地图,辖区分属渚山、吉祥二乡,小部分属宜春镇与启蒙乡。 数年后行政区划变更,中西部主体改属渚山乡,东部分属宜春镇、启蒙乡、爱溪乡。 建国初期,辖区分属渚山、后漾两乡(后漾乡由宜春镇、启蒙乡、爱溪乡合并),1956年,行政区划调整撤渚山乡,乡境除小部分入水口乡外,大部分入后漾乡;1999年1月,撤后漾乡入雉城镇。 2015年,再分雉城街道北部建龙山街道至今。 |
解放初,洪桥地区辖属南阳、潼桥、鸿桥三乡;1956年撤南阳、潼桥乡,并入鸿桥乡。 1958年10月,建立鸿桥人民公社,为鸿桥管理区;1961年撤鸿桥管理区,建立鸿桥人民公社。 1965年3月,经省人委批准,将鸿桥公社改为洪桥公社。 1986年7月升洪桥乡为洪桥镇;1998年12月,由洪桥镇、横山乡合并为洪桥镇,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辖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设李家巷乡、长福乡,1956年合并为李家巷乡,1958年10月,建李家巷人民公社,1981年2月,并李家巷公社入李家巷镇,镇社合一,后行政区划不再变更。 |
1949年解放初期,全镇地域分属鼎新、喜鹊、夹浦三乡,1956年区划调整,撤喜鹊乡分入鼎新、夹浦二乡。 1958年9月,建鼎新人民公社,时今夹浦镇地域建有鼎新、夹浦两管理区。 1961年10月区划大调整,辖区分建鼎甲桥、夹浦两公社。 1965年3月,鼎甲桥公社更名丁甲桥公社,1992年9月,撤丁甲桥、夹浦两乡建制,合建夹浦镇,后区划再无变更。 |
辖区1949年解放初置民治乡;1958年10月属林城人民公社民治管理区;1961年调整规模后撤民治管理区,建立林城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为林城乡人民政府,1986年6月,林城乡升格为建制镇。 1998年12月天平乡、畎桥乡、林城镇合并为林城镇,2001年1月太傅乡并林城镇,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清同治间,虹星桥辖区属惟新区南乡十一图,解放前为虹溪镇。 1950年2月改建虹溪乡,1958年设虹溪公社,1961年区划调整,设虹星桥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1986年升虹星桥公社为镇,1992年,撤观音桥乡并入,1999年撤里塘乡并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据清同治《长兴县志》记:“小浦属平定区第八图三十六庄,距城十八里。”解放初为小浦乡所在地;1956年撤小浦乡并入合溪乡;1958年10月后为合溪公社所在地;1983年改“合溪人民公社”为“合溪乡人民政府”;1985年8月16日,撤合溪乡改为建制镇,同时更名为小浦镇;1999年撤白阜乡,其八都岕地区的8个行政村并入小浦镇。 |
辖区古属平辽乡,1950年,属新川、新华、煤山三乡。 1956年合并为煤山乡;1958年成立煤山公社,属新华,二都管理区。 1961年建煤山公社。 1983年改为煤山乡;1985年9月改为镇,2015年5月煤山镇、槐坎乡、白岘乡合并,组建新的煤山镇,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古代和平地区属嘉会乡,建国初设和平乡,1956年撤大巍乡并入,1983年改和平公社为和平乡,1985年8月升和平乡为和平镇;1992年9月19日撤并入便民桥乡,1998年12月28日撤长城乡并入,2012年5月撤吴山乡并入和平镇,一直沿用至今。 |
泗安作为行政区地名,古名四安,因城得名,隋朝大业九年(613),朝廷在泗安置鹰扬府,以拱卫周围长城、安吉、广德、宜兴四县,筑有城池,城有四门,分别称作长安、吉安、广安、宜安,各对一县,合名四安。 至近代,因水路畅通,在“四”字左侧加三点,更名泗安。 宋朝时候,四安成为长兴县重要集镇,至民国初期,泗安终于发展为上、中、下三个相连的沿河集镇。 1950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泗安镇;1999年1月撤管埭、仙山二乡并入泗安镇;2000年12月撤长潮乡并入,2012年5月撤二界岭乡并入。 |
1949年设水口乡。 1956年撤尧市乡,主属水口乡。 1958年10月合作化时,曾建鼎新公社水口、金山两管理区。 1961年10月区划调整,撤水口、金山两管理区,合建水口公社,后区划不再变更。 |
吕山乡古代主要属至德、惟新两乡。 1949年设吕山、胥仓2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吕山乡。 1958年10月建虹溪公社时,辖区分置吕山、胥仓两管理区。 1961年撤虹溪公社后,辖区合建吕山公社,后行政区划不再变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