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颍州区袁集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颍州区袁集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袁集居委会位于袁集镇政府核心区域,朱三公路两侧,交通便利,人杰地灵,集贸市场繁荣活跃,街道宽敞洁净。现有居民1011户,人口4253人,耕地面积3048亩,下辖7个自然村和27个村民组,共有党员68人,下设6个党小组。“两委”成员8人。

居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提高政治及业务素质,注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总支”等荣誉称号。

袁集居委会两委一班人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务实工作,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扬帆远航,为新农村的建设谱写出更加绚丽的华章。

袁集镇张堂村位于袁韩路的两侧,有7个自然庄组成。全村人口约3600多人,20个村民组,86名党员。耕地面积约3800余亩。

近年来,张堂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团结拼搏,凝心聚力,紧紧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村的主题,围绕稳定、增长、发展的整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利用本地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和养殖业,现有板材加工厂2个,解决了60余人就业。建有规模养殖场一座,年养殖山鸡量达万只,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农户家畜家禽存栏量和出栏量逐年上升,收入逐年增加。

徐楼村位于袁集镇北部,与三十铺镇近邻,交通便利。该村下辖 15个自然庄,耕地4470亩,人口5139人,党员59人。

勤劳朴实的徐楼村人,在党中央“三补一免”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使村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调动了种粮户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党支部、村委会支持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为他们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每年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人数两千余人,年创收1千余万元,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不少农户建起了平房、楼房,购置了汽车、摩托车以及电冰箱、洗衣机等,有线电视也进入了平民百姓家。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徐楼村正在兴起。

徐楼村“两委”人员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颍州工业园和袁集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契机,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全村人民发展农村经济,构建稳定、文明、富裕、和谐的徐楼小康村。

福和社区:2015年3月成立,驻点位于福和家园。辖2个自然庄和1个居民安置区,现总户数3500户,人口12000人。区域范围北起岱山湖路、南至合肥大道、东起阜颍路、西至华山路,区域面积2.93平方公里,辖区内有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安医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海亮悦府地产、恒大地产、合肥百大集团合家福超市阜阳店、北旅商务综合体、福和家园、阜阳实验中学南校区等单位。

四十里铺村位于105国道沿线,合淮阜、阜六、阜新三条高速公路出口的交汇处,人口3988人,耕地3600亩,有11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全村共有57名党员,4个党小组。村“两委”共7人,平均年龄50岁,其中党员3人、预备党员4人。该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业和废旧塑料加工业为主。

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紧紧围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主题,按照省委提出的“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夯实基层战斗堡垒。针对该村党组织建设薄弱、班子战斗力不强的现状,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积极开展“三级联创”和“创先争优”活动,提出争创“五个好党支部”的党建目标要求。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充分发挥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两委”基础工作、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村民自治,认真执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开展和不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扩大民主的其它有效形式,建立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真正做到“四议两公开”,从而规范村级重要事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工作运行。不断增强村“两委”的合力,密切党群和干群的关系,为四十铺村良性发展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积极建立集体经济模式、努力帮助农民增收。该村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废品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模式。目前、四十铺村从事废品经营的户数达100余户,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推动了四十铺及其周边乡镇、县市的经济发展,为快速进入小康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十铺村正按照颍州区提出的“四个突出、四个打造、四个发展”总体思路,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将四十铺村打造成为颍州东大门形象窗口示范村。

袁集镇安徐村位于镇政府以东3公里处,地处105国道和合阜高速交汇处,全村共36个村民小组,1138户、4333人,耕地面积4970亩,村两委由8名干部组成,全村党员89人。主导产业以蔬菜生产为主,其中蔬菜种植面积已500余亩。

近年来,安徐村党总支、村委会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团结拼搏,凝心聚力,紧紧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村的主题,围绕稳定、增长、发展的整体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发展以大棚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粮食生产逐年优质化。依托105国道贯村而过的交通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引来了福临板材厂、中兴木业有限公司、蝶恋花家具厂、阜阳恒源饮品厂、五味泉酒厂等企业,目前产销两旺,效益可观,解决了300余人就业,促进了安徐村的经济发展,先后被市、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红旗村,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安徐村正在阔步前进。

窑前村位于袁集镇东南,东和颖上交界,南和阜南交界,全村总人口5400人,耕地5155亩,辖16个自然村,村两委班子成员9人,党员76人。

该村在村“两委”人员的带领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现建有2000亩的小麦高产示范攻关田,黄牛养殖基地和30亩菌菇生产基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新型农村建设步伐。

颍州区袁集镇前炉村位于袁集镇西南3公里处,东靠窑前村,南临阜南县朱寨镇,北壤大朱村,西接颍州王店乡,朱三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前炉村有13个自然庄,760户,3127人,3243亩地。党支部班子有5人组成,6个党小组,52名党员。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前炉村各项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党总支一班人团结拼搏,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使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袁集镇郭王村位于镇政府东南,毗邻袁集街,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村两委由8人组成,全村党员71人,32个村民小组,1245户,5646人,耕地面积5683亩,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郭王村建有山羊养殖场一座,年出栏山羊千头,农户养殖山羊及其它畜禽数量逐年增加,给农户带来的收入可观。

近几年,村“两委”人员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实际,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带领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高效农业,在稳定粮食种植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早春和秋延后蔬菜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收到了明显的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该村正在稳步向小康目标迈进。

袁集镇大朱村辖15个自然庄,906户,总人口4103人,耕地面积3906亩,党支部班子三人组成,4个党小组,党员74名。

大朱村党支部在开展“三级联创”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支部带党员,以党员带群众,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广开生产门路,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以农业促企业,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全村道路便化,村容美化。村办小学修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各项工作走在全镇前列。95年,96年和97年被阜南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98年被阜阳市人民授为农科教学范村称号。党支部书记徐永利2003年被阜南县委评为优秀0员,2005年该村被阜南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徐永利被颍州区评为十大勤政廉政村干部,2009年该村被颍州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