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社区居委会位于原刘园境内,故名。耿棚村建制于1949年,1958年公社化时撤,1961年建区划社时成立耿棚公社。 1969年撤区并社时,本社随之撤销,1973年建耿棚管理区,1979年建区化社时恢复耿棚公社,1983年体改中更改今名,1990年与郭吴村分开生产,2006年两村合并,同时成立刘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刘园社区:地处耿棚镇中部,村委会驻地刘西队。下辖自然村有刘中队,刘西队,刘东队。其管辖范围南至知青街,北至李庙,西至李庙,东至耿鹏村交界。 |
古称“双桥集”,解放前三步两桥之称(双桥集),后简称双桥。后改名耿棚集。社区取双桥得名。双桥属于颍上县耿棚镇,古称双桥集,2006年前隶属耿棚村(耿棚乡),耿棚村建制于1949年,1958年公社化时撤,1961年建区化社时成立耿棚公社。 1969年撤区并社时,本社随之撤销,1973年建耿棚管理区,1979年建区化社时恢复耿棚公社,1983年体改中更改今名,2006年与耿棚村分离成立双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耿棚镇双桥居委会位于交通便捷、人口稠密、物流通畅的耿棚集,成立于1998年年底,是镇辖单位,编制3人,负责街道管理、卫生等工作。 |
据《姓氏寻源》和<潘氏家谱>及<史记·楚世家>所载,公族子弟潘崇助楚穆王继位有功,受封为太师,其后代子孙以祖名为姓,称为潘氏。安徽既是当时楚地,因此潘姓多来源于此。因建庄时为潘姓人氏,所以被得名为潘庄,解放后因村委会驻地在潘庄村,故得名潘庄村民委员会。1949年以境内金大庙命名为金大乡,经历史变迁至1958年公社化时撤,在1961年建区划社时成立了金大庙公社,在1969年撤区并社时,本社随之撤销,1973年建大庙管理区,驻地迁移至潘庄,1979年建区规划时又由吴寨管理区划入两个大队组建潘庄公社,1983年体改,1986年成立为潘庄大队划于耿棚镇,2006年10月调整村级区划一直隶属于耿棚镇,名潘庄村民委员会,2018年10月改为潘庄社区居民委员会。 潘庄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西部,北部与大徐村相邻,西与韩庄村相邻,南部与徐楼村相邻,东与淮北村相邻。 |
耿棚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中部,北部与李庙村相邻,西与万庄村相邻,南部与卞庄村相邻,东与罗庄村相邻。耿棚新村位于耿棚村西部,由桥北队组成,现有94户387人,规划前占地5.68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110户449人,规划后占地3.94公顷,节约土地1.74公顷。 一、基本情况 耿棚村位于耿棚镇的中西部,紧邻耿棚镇,颍红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866户、3710人,耕地3438亩,主要经济产业以种植、养殖和劳务经济支撑,2007年人均纯收入为3280元。村内新兴产业为蚕桑业,亩均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新建的中心村耿棚新村,正在建设徽派建筑风格房屋200多间,新农村示范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产业发展情况 耿棚村传统种植模式是一麦一薯(亩产值约1400元)或瓜套棉(亩产值约2000元)。2003年耿棚村北卢郢开始栽桑养蚕,当年亩产值约1500元,第二年亩产值约2800元,第三年进入桑苗的盛产期后亩产值可达36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的2倍以上。2006年引进阜阳京九丝绸公司投资500万元兴建蚕桑培训基地,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对新种植桑苗户每亩补助200元,对蚕茧以最低保护价第斤12元以上的价格回收。京九丝绸公司还投资修建了小蚕共育室2间、大蚕养殖室20栋,小蚕等养到3龄成活率高时才交给农户,提高了养蚕的成功率。镇政府还牵头成立了蚕桑专业协会,以协会为依托,请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培训班,为广大养蚕户提供完整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2007年,协会组织部分养蚕大户到江苏海安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水平和素质。目前养蚕户基本实现了“五个一”(一间标准蚕房、一套标准蚕具、一口消毒池、一口贮桑缸、一个蚕粪处理坑),养蚕设施配套,养蚕户的蚕茧质量、产量、效益明显提高。经过近5年的发展,耿棚村已有桑田近千亩,成为耿棚的蚕桑基地,也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8年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3800元以上。 三、新村建设情况 经济发展了,群众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生活条件。2007年,统一对全村进行了村庄规划,保留一个中心村、三个居民点。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决定在中心村耿棚新村统一建房,建设50年不落后的新村。经外出考察、专家评审等多种方式征求意见,最后决定建设徽派风格的建筑。目前,新村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在建房屋200多间,中心道路宽30米,两侧埋设下水道,修建高品味的绿化带、路灯、公厕、街心公园等配套设施。中心道路为20公分厚水泥道路,两侧人行道为花砖路,步行等铺设与徽派风格相适应的青石板路。预计到10月底,徽派建筑风格的新村将初具规模,为群众提供一个集居住、经商、休闲为一体的良好的人居环境。 |
罗桥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东北部,北部、东部与十八里铺镇相邻,西与李庙村、十字沟村接壤,南部紧靠罗庄村,颍润路贯穿全村。罗桥居民点位于罗桥村东北部,由罗桥和彭庄合并而成,现有249户1076人,其中罗桥172户783人,彭庄77户293人,规划前占地17.34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273户1248人,规划后占地12.48公顷,节约土地4.86公顷。
罗桥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卞庄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东部,北部与罗庄村相邻,西与耿棚集相邻,南部与大店村相邻,东与盛堂乡接壤。卞庄中心村位于卞庄村中心偏西,由卞庄组成,现有891户4335人,规划前占地11.26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158 户824人,规划后占地8.97公顷,节约土地2.29公顷。 卞庄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万庄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中部,北与淮北村相邻,西与徐楼村相邻,南与林庄村相邻,东与耿棚村相邻。陈庄居民点位于万庄村中部,由陈庄组成,现有179户700人,规划前占地10.57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206户812人,规划后占地8.51公顷,节约土地2.04公顷。 1、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万庄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万庄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200kPa。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
十字沟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北部,北部三十铺镇接壤,西与大徐村相邻,南与淮北村相邻。陈楼中心村位于十字沟村北部,由陈楼组成,现有196户1045人,规划前占地16.98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214户1212人,规划后占地13.17公顷,节约土地3.81公顷。
十字沟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李庙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北部,北与十字沟店村相邻,西与淮北村相邻,南与耿棚镇相邻,东与罗桥村相邻。大郭庄居民点位于李庙村西部,由大郭庄、小郭庄和蒋庄组成,现有1159户,5008人,其中大郭庄192户783人,小郭庄123户427人,蒋庄81户390人,规划前占地27.97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450户1856人,规划后占地18.45公顷,节约土地9.52公顷。
李庙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淮北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北部,北与十字沟村、大徐村相邻,西与潘庄村相邻,南与万庄村相邻,东与李庙村相邻。吴夺庄居民点位于淮北村的东北部,由吴夺庄组成,现有109户480人,规划前占地7.14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120户557人,规划后占地5.59公顷,节约土地1.55公顷。
淮北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韩庄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大徐村基本情况
大徐村位于耿棚北部,北与三十铺接壤,西与韩庄村相邻,南部与潘庄粗相邻,东与淮北村相邻,现有人口4169人,土地面积4305亩,该村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27m左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20天左右,年降水量881.7mm。该村主要农产品有红芋、小麦等,现有粉丝加工厂35家,其中大型三彭粉丝厂生产的“三彭”牌粉丝畅销省内外。该村畜牧养殖业也发展较快,现有万只蛋鸡场2个,加快了该村经济发展。为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现需进行农田治理实行沟、渠、田、林、路、井、站、桥、涵、闸综合治理,使项目区达到农田园林化生产现代化的标准。 |
徐楼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
大店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南部,北部与卞庄村相邻,西与新店村相邻,南部与润河镇接壤,东与盛堂乡接壤。陈小庄居民点位于大店村南部,由陈小庄组成,现有108户386人,规划前占地5.97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112户448人,规划后占地4.5公顷,节约土地1.47公顷。 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大店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大店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200kPa。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
新店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南部,北与耿棚集相邻,西与林庄村相邻,南与灵台村相邻,东与大店村相邻。新店村现有992户4413人。 新店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7m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属暖温带半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4℃,历年最低气温-10.6℃。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1.7mm,年均蒸发量1604.5mm。全年主导风向为偏东风,年静风频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