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集街道成立于1970年,办公位置在夏郢孜路立交桥南侧,街道办事处下设鸿鑫、红轮、矿建、西城、花园、赵郢孜、湖西、湖滨、馨莲、樱桃园10个社区,常住人口有11080户,常住人口54031人,流动人口2200人。 谢家集街道内有市职业教育中心、西城工商分局、鸿鑫公司等副科级以上单位30多家。其中建设银行蔡家港支行、交通银行蔡家港支行、中国银行蔡家港支行等金融机构,中小学有谢三小、谢十一小、谢三中三所,蔡新路、蔡寿路贯穿街道境内,主要市场有西城大市场、莲花市场及农民街市场。 多年来,谢家集街道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0的指示精神,围绕区0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力做好街道范围内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城镇居民低保、困难大病救助,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信访稳定和安全工作,开展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进谢家集街道地区、。 |
蔡家岗街道位于蔡新中路两侧,1970年2月成立街道办事处,辖五个社区,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2.75万。辖区内有花溪商城、蔡新路、平山路等繁华商业街,12家企事业单位,其中正县级单位一个,副县级单位两个.近几年来,在区委、区0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连续五年被市委、市0命名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街道”;连续三年计划生育“先进街道”;2003年, 街道党工委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六个好”街道党工委称号,分别受到市委、市0和市组织部的表彰。 2005年,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区委、区0中心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快社区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地区治安防控体系,以稳定促发展。用创一流的工作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促进街道各项事业有新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
立新街道位于谢家集区北部,和八公山区交界。街道办事处下设长淮、红建、新建、新乐、新民等5个社区,总人口约20000人。辖区地区单位有:县级以上单位3家,凯盛重工、矿业集团勘探处、淮南十中;上市公司1家,淮南长江商贸新区;其它有谢一中、谢十小、淮钢管理处、机厂留守处等近10余家市、区属企事业单位。 街道办事处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任、副主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副主任(-检察官),配备有民政、社保、人武、计划生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专(兼)人员,办公地点位于淮钢管理处四楼,约200平方米,办公设施较为完善。 多年来,立新街道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区0的指示精神,围绕区0工作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全力做好街道范围内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保障、城镇居民低保、困难大病救助,开展文明城市创建、信访稳定和安全工作,开展好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进立新街道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进而推动“和谐谢区”建设。 |
谢三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58年,位于谢家集区西北部,所辖社区居委会5个,现有居民7483户,总人口28797人,驻地副县级单位一个,副科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七个,东至二道河,西至矿工二院,北与八公山区朱岗村、蔡洼村相连接,地处一个城乡结合部,是老谢三矿遗留下来的居民区,两个农贸市场贯穿东西(一是谢三村农贸大市场、二是路东村菜市场)。辖区接纳各类离退休人员4266人,下辖7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40名(其中退休党员786名)。 近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上级要求,发扬“谢家集精神”,遵循“创一流街道、创一流管理、强一流素质、增一流效益”的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社区服务和创造文明城市为重点,切实抓好街道两个文明建设,扩大招商引资范围,团结一致,开拓进取,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将街道辖区生活建成为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秩序优良,健康文明安全的生活小区。 |
平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91年12月28日,位于谢家集区中心区域。东邻唐山路、南至桂山路分别与谢家集街道相连,西与唐山镇相邻,北与谢三村街道相接。面积6.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芳草园、文山、瑞安、新安、商业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3万人。驻地企事业单位28家,副县级以上单位5家,谢家集区人民0,区属谢一小、谢二小、省级示范高中淮南五中、省级文明市场芳草园大市场均座落在辖区内。 |
望峰岗镇位于淮南市东西结合部,东接田家庵,西连八公山,北邻潘集,南依舜耕山,辖8个行政村和14个居委会,总人口4.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0.91万人;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4公顷,水面近3000公顷。城区面积2.2万平方公里内厂矿林立,水陆交通便捷,地下煤炭储量丰富。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增强镇综合实力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煤炭、果林、运输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2004 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2300万元,企业总产值7.2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25亿元。连续八年获市“十强乡镇”称号,连续五年经济综合运行考核位居市前三名,并进入省百强乡镇之列。 |
李郢孜镇是省发展乡镇企业“百强镇”、省小城镇重点建设镇、省“双百工程”示范镇。该镇位于淮南市西南部,南接长丰县,北靠蔡家岗,合阜公路、水张铁路穿境而过,镇属6个村委会,6个社居会,辖区面积23.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02亩,总人口4.2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乡镇企业蓬勃发发展,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建筑、建材、造纸、三产为骨干的经济格局,出现了年产值超500 万元的李郢孜镇煤炭公司、春申建安公司、西城纸业公司三个圈套集体经济实体和年产值超亿元的安徽美华油籽有限责任公司。该镇连续五年获市经济运行考核先进乡镇、市“十强乡镇”称号。 2004年该镇提出了“一园、二路、三矿、四骨干、五个基地、六个项目”的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强镇、商贸兴镇、旧城开发、外向带动”四大战略,力争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
唐山镇位于淮南市西大门,北枕八公山,南临瓦埠湖,东连谢家集主城区,西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接壤。辖12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035亩,林业面积6000亩,可养水面700亩。总人中1.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6万人。境内省级森林公园卧龙山风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交通与资源优势明显,102省道与310省道在此贯穿交汇,水路航运以东淝河能淮河入长江。该镇充分发挥“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优势,结合城镇建设规划,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电、路、通讯、社区服务等条件日趋完善,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该镇连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和综合经济实力“十强乡镇”。近年来,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施家湖千亩水产科技园经市级验收后,现建有大滩头千亩粮油科技种植示范户基地、乳山万亩经果林基地和一批综合养殖场,引导波尔山羊、黄牛养殖户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坚持“以环境换投资,以服务换效益”,打造引资“洼地”,优化投资环境,引资建设了平山林业公司、振兴蓬帆公司、正贵商贸公司建材大市场、钢材大市场、方汇塑料装饰、通讯机械公司、春海商贸公司花卉中心、春林水产公司等项目,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 |
在风景秀丽的瓦埠湖北岸,座落着一个山清水秀的中心城镇——杨公镇杨公镇辖1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面积76平方公里,总人3.6 万人,镇内教育、文化、卫生、工商贸易、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等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改革开放以来,杨公镇广大干群致力于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使得杨公镇交通便捷,环境优雅,街道宽敞、整洁、绿化整齐美丽。 杨公人民勤劳朴实,文明诚信,数年来该镇多次被市、县(区)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 杨公镇现有杨公小集镇改造开发,瓦埠湖优质米深加工,瓦埠湖1.8 万亩水面综合开发,瓦埠湖生态水产品深加工,杨公林桥工业园区等招商引资项目,期待海内外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
孙庙乡位于瓦埠湖畔,东临史院,北接杨公,西南与寿县隔湖想望。全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210亩,其中水田22500亩。共有10个行政村,136个村民组,4730户农户,总人口2.07万人。 孙庙乡资源丰富、物产丰饶,成产优质稻米、红菱及鱼、虾、蟹等各种水产品。素有 “三秀”美称的银鱼、瓦虾、毛刀鱼,以营养丰富,口味鲜美,天然无污染而享誉天下。 孙庙交通便利。对外有一条水泥路与省道合阜路、国首206线相通,直线距离仅10公里左右。每天有班车开往合肥、寿县、蚌埠及南京、苏州、平湖、嘉兴等地,为客商的流动提供了便捷条件。 孙庙乡正以崭新姿态,极大的热情,优质的服务,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丰富的资源,诚招天下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创业。孙庙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孤堆回族乡成立于1992年4月,是全省9个民族乡之一;东接杨公镇,南依瓦埠湖,北邻田家庵三河乡,西与淮南市园艺声相连。乡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0亩,瓦埠湖水面1.3万亩,总人口1.5万人,辖8个行政村,101个村民组,5000余名回民群众沿袭伊斯兰教习俗。境内水源充足,水产丰盛,劳力资源丰富,常年在外从事电子产品、服装加工、建筑业等。大力发展养殖业,辖区内牛羊年存栏1万余头。 孤堆回族乡未来发展最宜于牛羊深加工、特种水产养殖、煤电辅助生产、煤炭储存运输、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度假项目开发。该乡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资源、最优良的环境、最诚信的服务与有识之士携手,共展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