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铺镇夷陵社区位于102省道和105国道交汇处,交通方便,环境优美是颍上县西大门和窗口,是六十铺镇集市所在地,居民6529人,面积9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庄,12个居民组,现有一所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耕地面积为1680亩,社区内道路硬基化,街道道路绿化成行,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环境优良。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红芋、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夷陵社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建立了工业园区,在战沟湾营造经济林,夷陵社区注重加大市场整治力度,优化经济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明显。引进免烧砖厂、面粉厂、无极灯泡厂、塑编厂、养殖场等企业相继落实夷陵产业园区,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指导之下,尊重广大农民意愿、顺应民意的基础上,以集镇建设为依托,以扩大集镇规模,引导广大农民经商办企业。现全街道是混凝土的街道,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路灯通夜照明,居民用上安全卫生自来水,街道、道路两旁居民住处都设置垃圾桶,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并有环卫人员和车辆转运垃圾,提高了现代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居民“以为民为宗旨、以安民为保障、以乐民为动力、以便民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建设街道,项目区道路宽阔交通便利,风景美丽,夷陵社区全体居民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八方有识之士前来经商办企业,为六十铺夷陵社区的发展共创辉煌。” |
六十铺镇六十铺社区位于颍上县西30公里处,东与六十铺镇夷陵社区居委会、西与五十铺乡相接,为六十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六十铺社区为六十铺镇老集镇所在地,商铺林立,市场繁荣。105国道、阜六铁路、六朱路从中穿过,交通便利。全村人口5500余人,耕地面积4400余亩,辖23各村民小组。现有2所小学,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六十铺镇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农民收入。在低洼地种植速生经济林,发展养猪、养鸡等。利用高速公路开挖的池塘发包给农户养鱼和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并加快发展大棚蔬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全村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引进阜阳市远洋能源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引进安徽省和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金泰嘉铭花园,为古老的集镇增添了新的光彩。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六十铺社区按照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尊重广大农户的意见,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1、安徽省和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金泰嘉铭花园小区,高品质的城市建筑风格,直接把人们引入城市生活。集中的商业门面,配有休闲、娱乐设施,先进的智能化设计、最为领先的安全措施。 2、即将投入使用的的六十铺中心卫生院,占地30亩,配备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为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提供有力的保证。 3、正在建设的六十铺社区刘小庄新村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成后的新村将呈现出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新农村风貌。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六十铺社区热情欢迎返乡农民工兄弟、在外成功人士和社会各界朋友到六十铺村投资置业,勤劳勇敢而又务实创新的六十铺社区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协力创造更大的辉煌。 六十铺社区欢迎您!。 |
六十铺镇马桥村位于颍上县西部35公里处,南依红星镇,北接马小村,西靠阜南县,是马桥集所在地,交通便捷。全村人口6300多人,面积14.1平方公里,辖22各自然庄,27个村民小组。现有3所小学,1所幼儿园,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马桥村注重加大市场整治力度,优化经济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引进100万元鑫鑫羊毛衫厂,马桥村窑厂、经纬面粉厂、徐其晓养鸡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马小村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尊重广大农户的意见,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以扩大集镇规模、引导广大农民经商办企业,以马桥集为中心,将附近6各自然庄整体迁移到商贸兼营的住宅小区,以扩大集镇规模。现已经修好长200米、宽30米的混凝土街道,绿化、美化、亮化的100套两侧居民商住小区已经建成。两条横街已经建房屋80套三成楼房,完成主体工程80%以上。新村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村供水、饮水、垃圾处理、公共安全照明等问题,而且提高了现代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农民入住后的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的马桥村已经迈进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勤劳勇敢而又务实创新的马桥村民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协力创造更大的辉煌。
|
桃花店村位于六十铺镇五里处102省道横穿其中,有人口4460人,耕地5200亩,有10个自燃庄,20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65%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各项工作在全镇乃至全县都处于先进行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和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7年被确定为全省农村信息化试点村,2008年被确定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4486元。
一、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结合并村工作和区划调整,深入基层,针对并存后村组党组织的建设和现状,为了切实增强村(居)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各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设,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学习活动,把“-”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去,我们每年都培养5明年度支付带头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后背力量,从致富带头人中选拔来充实我们基层组织新的力量,坚持开拓创新思想。并加大对帮扶,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岗工作力度,切实为民提供各方面信息服务。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2007年村支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指导下,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家园的主题教育,为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以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更新农民种植观念,规划设计了全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民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并以桃花店中心村建设为依托,准备在前洼队老宅基地建设一个高标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农家乐庄园。并规划建设好每一个居民点基础设施。现循环经济园区两个奶牛繁养公寓已存栏1000余头,大田蔬菜和大棚蔬菜、双孢菇生产已初具规模,其产品全部无公害,销往全国各大超市。仅此一项收入是十分客观,从而带动全村畜牧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 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两个工作丝毫不能放松,社会治安我们采取十户联防,打更放哨,对两劳释放人员帮扶帮教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来推动全村社会治安稳定,现全村基本五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生,确保农民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生活。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因为计划生育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我们下一代工作环境,我们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优质全方位为计划生育户提供全程服务,让党的政策在群众当中有一个号的贯彻,以此来推动全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欢迎您到桃花店回族村来! |
六十铺镇老单村位于颍上县西北部25公里处,南依105国道,东接新集镇,合淮阜高速公路、彭庙中心路纵横穿越而过,交通便捷。全村人口4454多人,面积0.48平方公里,辖16各自然庄,22个村民小组。现有2所小学,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土地资源优越,劳动力充足,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老单村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低洼地建立了轮窑厂,发展养猪、养鸡、养鸭等养殖业。利用高速公路开挖的100多亩池塘发包给农户养鱼和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全村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老单村轮窑厂、粮食收购站、面粉加工厂,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马小村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尊重广大农户的意见,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我村规划一个中心村,七个居民点,新农村建成后,将成为居住、经商、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新村,不仅解决了农村供水、饮水、垃圾处理、公共安全照明等问题,而且提高了现代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农民入住后的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新农村建成后,不仅解决了农村供水、饮水、垃圾处理、公共安全照明等问题,而且提高了现代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农民入住后的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
六十铺镇马付村位于颍上县西北部2.6公里处,南依阜颍公路,北接彭庙村,西靠战沟湾,五战路贯穿全村。全村人口4780人,面积7.3平房里,辖12自然庄,20个村民组,现有二所小学,一所幼儿园。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红芋、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地理 环境优越,有利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有二个大型养猪场,一个波尔山羊繁育场,为发展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马付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示下,尊重广大农民意愿、顺应民意的基础上,以马付居民点为示范,把12个自然庄、规划为7个居民点,新居民点建好后,将极大方便了农民生活。农民入住后的新居,将是一个环境优雅,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安,又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
六十铺镇五十铺村位于颍上县西23公里处,仅靠102省道,交通便捷。全村人口5008人,面积8.1平方公里,辖12个自然村,22各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979亩。现有2所小学,村内硬基路13公里,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农业企业为综合养殖场和良种猪场,工业企业有小型面粉加工厂和天都纸业有限公司。
|
六十铺镇马小村位于六十铺镇区南部,东依105国道,西与阜南县朱寨镇交界,南接红星镇,六马路中心穿过,交通便捷。全村人口5644人,面积4平方公里,辖17各自然庄,28个村民小组。现有2所小学,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土地资源较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区位。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马小村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低洼地建立养殖场,发展养猪、养鸡等。利用高速公路开挖的池塘发包给农户养鱼和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全村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马小村生化柴油厂、养猪场、养鸡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马小村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尊重广大农户的意见,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我村规划一个中心村,六个居民点,新农村建成后,将成为居住、经商、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新村。农民入住后的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天时地利,人杰地灵的马小村已经迈进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勤劳勇敢而又务实创新的马小村民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协力创造更大的辉煌。 |
六十铺镇赵庄村位于六十铺镇南4华里处,仅靠105国道东侧,交通便捷。全村人口6028人,耕地面积8843亩,辖2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600亩。现有2所小学,1各卫生室,村内硬基路25公里,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村。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年人均收入逐年增加。2008年新建了一个养猪场、蔬菜大棚360亩、免烧砖场和普通砖厂各一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开发示范村后,我村3条5米宽的水泥路正在开工兴建。 |
在未兴起南街之前,南街有一口古井,一户李氏大户在此处开了菜园,种植出的蔬菜瓜果味道鲜美,又因地势较高,故该李氏大户得名此处作高菜园。1982年属马桥乡,为高菜园村。 1992年成立镇政府,属六十铺镇。 2007年并村仍沿袭旧称高菜园村委会。 高菜园村:位于六十铺镇西4公里,东依六十铺村,西与阜南县朱寨镇交界。全村人口5500人,辖14个自然庄,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600亩。 |
六十铺镇彭庙村村位于六十铺镇东北部,北接新集镇,西靠战沟湾,彭庙中心路、五战路、北枢路纵横穿越,交通便捷。全村人口6286人,辖19个自然庄,24个村民小组,现有2所小学。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设施配套完善,土地资源较好,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红薯、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彭庙村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土地和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养猪、养鸡、养鸭等养殖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
新农村建设方面,彭庙村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尊重广大农户的意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我村规划一个中心村,六个住宅区,建成后,将成为居住、经商、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新村。不仅解决了农村供水、饮水、垃圾处理、公共安全照明等问题,而且提高了现代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位。农民入住后的新村将是一个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理,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社会、生态效。
天时地利,人杰地灵的彭庙村已经迈进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勤劳勇敢而又务实创新的彭庙村民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协力创造更大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