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红河州各县市地名由来

红河州各县市地名由来

个旧是由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思是种荞子、吃荞饭的地方。

1913年设开远县,取开拓荒远边疆之义。1981年改为开远市。

蒙自,一说以县西坝子边缘目则山而得名,汉语论为蒙自。一说目则为昧则目音转,系蛮语,意为山竹。一说系苗语“苗族之家”之意。

说法之一:清乾隆《弥勒州志》记载:“昔些么徒蛮三裔弥勒得郭甸、巴甸、部笼甸而居之,故名其部曰弥勒”。长期以来都从此说,即:弥勒是一个人,以人名命部名,设治时沿其部名称弥勒州(县)。说法之二:弥勒非指一个人,乃古老的一个名“些”的部落和另一名“么”的部落合并,各取其名合称此么部。“些么徒之裔”即其后代。说法之三:据已故红河州委书记李孟北考证,他认为弥勒乃彝音,意为红壤,弥勒应是红壤的地方。

因境内屏山(今大黑山)犹如边防屏障,巍然屹立于县城北缘,1933年,定名“屏边”,即屏障边疆之意,属第三行政督察成员公署。据云南档案馆《伪民政厅各县县名更改》案卷称:“‘屏’字取义于靖边境内之屏山,‘边’字即沿靖边之边字,二字之义即屏障边疆也。

《元史·地理志》载:建水州“治故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汉语译为“建水”。

一说为三国诸葛亮南征,遥望其地疑云如盖,恐有伏兵,秘使人访之,掘得石坪一块,故名石坪;一说为唐天宝十一年(752),本地土著居民掘得石坪一块,聚为居邑,始号石坪邑;另一说以县南石屏山而得名。

一说因城西有泸源洞而得名;一说因城西有泸川而得名。

因地处元江(即红河)南岸得名。

因红河流经县境东北缘,故名。

1934年合金河、平河二设治区置,各取一字为县名。

“绿春”为“六村”的谐音。因清属元江直隶州,在六个村寨置乡官,故名。绿春,寓意“县境山清水秀,四季如春”,并反映全县人民希望生活像春天一样蓬勃向上的美好愿望。

因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而得名。

更多资料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