浈江,源自韶关的母亲河。浈江源头位于江西省信丰县石溪湾,至广东省韶关市沙洲尾以上河段。浈江古称保水、始兴大江,俗称东河。唐代嗣圣元年(684年)在其流上游设浈昌县(现南雄市),改称浈水,又叫浈江。由于东河一带靠浈江,故名浈江区。 |
翁源因山水而得名。据明《嘉靖翁源县志》记载:县境之东有名山,高耸秀拔,顶有灵池,古名灵池山(今南浦桂竹翁山),池中有泉水八处,谓之八泉,泉水四时不涸,昔有二仙翁游息于此,居民饮其水者多寿。泉水汇而成河。故山名翁山,水名翁水。说白了就是翁江源头在这里。 |
乐昌市的名字,早在南北朝的梁朝天监七年(508年),设置梁化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内有乐石、昌石二山石而得名乐昌。另一种传闻是陈朝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故事:公元597年,乐昌公主与夫君徐德言双双南下,隐姓埋名于梁化县。当时隋朝名相杨素得知此情时,奏准隋文帝,将乐昌公主之“乐昌”二字命名,取代带有浓厚前朝色彩的“梁化”二字,更名为“乐昌县”。 |
南雄的名字最早叫浈昌县,因境内浈、昌二水而取名,五代十国时设置雄州,因此地位于大庾岭(五岭之一)的要口,梅关锁定南北咽喉,控带群蛮,襟会百越,为南粤雄关,故起“雄”字为名。宋朝开宝四年设,因河北有雄州,故此称此地为南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