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村、淘宝镇名单。 |
林庄村位于仁和集镇的北面。东跟秦楠镇新华社区毗邻,南跟本镇陶庄村毗邻,西紧靠洋湖边,北跟本镇绿化社会毗邻。林庄村原由桃园村、林庄村、界牌村三村合并成而成,全村有35个村民小组,实际耕地面积11000亩左右,人口4017人,区划调整后有以下几个特征。一、班子团结,村民安居乐业。区划调整后的组建的新班子,是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班子,在总支书记杨兴刚的带领下,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工作细化、制度化……。 |
张新庄村位于赵屯镇最东部,与砀山城关镇相邻,现有人口5900人,耕地面积6700多亩,党员128名,10个自然村,本村主要以养殖及中小型企业、务工为主要经济收入。2003年新种植白桃1000亩,该品种各大味美,适合外地超市及加工在苏州、无锡、上海很有名气,新引进高新苹果梨等品种,深受果农及消费者的喜爱,成立了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成立了特色党支部,以中型养殖为龙头的养殖专业户,养殖专业户有40户,……。 |
因境内有个小集,集上有一家喂牛的远近有名,故名大牛,又因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名。原属丁集乡。1958年成立大牛大队,隶属于丁集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大牛村,隶属于丁集镇。2004年,柳埂村、桂桥村并入大牛村。大牛村:位于丁集镇南部,下辖43个村民组,全村5155人。……。 |
三沟村基本情况我村位于桃溪镇最南端,南以三里河为界,与城关镇七里村、高塘村,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墩村、本镇新民村、苍墩村相邻,面积4.13平方公里,合安公路南北直穿全村约3公里,村地图象“S”形。我村以落入2010-2020年县城总体规划范围内,目前已有21个企业座落本村,一所皖中(桃溪中学),一所辅导区小学(三沟小学)、三沟农贸市场也座落在我村。全村有1900亩耕地,17个村民小组,927户,30……。 |
王家店村位于太平畈乡北端,距县城70公里,东、西、北面与上土市镇相邻,南方与本乡何家坊村相邻。因以前王姓居多而得名。2004年村级规模调整时,由原栗术岭、长冲、王家店三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9.37平方公里,下辖夏家坳、观音潭、王家店、油坊、何上、何下、小冲、双桂湾、胡家湾、金丹冲、铁匠湾、马家畈、栗树岭、五峰山、汪家湾、张家墩、朝阳观、张家湾、黄家湾、河口、宋家畈、赔家畈、郭家湾、石家湾、姚家湾。……。 |
闫窑村基本概况 闫窑村,分类定级为“一般”,辖22个自然村,59个村民组,人口7600,地亩11272亩,党员174名(其中女党员23名),2012年无新发展党员,村“两委”职数9名。特色经济为中药材、蔬菜、种植,家禽养殖。闫窑村位于谯东镇东部,全村共有23个自然村,人口7310人,耕地面积12000亩,党员162人,党总支下辖蔬菜种植、粮食种植、药材种植、养殖四个专业支部,主要经济作物为药材、粮……。 |
富山村:成立于2004年,辖区面积14.2平方公里,村原有46个村民组,辖区人口为4350人,其中3个村民组被征迁,拆迁居民分别安置在金达小区、茂盛锦苑两个小区内。……。 |
蔡村村位于蔡村镇西南面,与琴溪镇、泾川镇接壤,镇政府驻地于此。全村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750户、2386人,山场面积9104亩、耕地面积912.57亩,是一个以林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山区林业村,是蔡村镇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境内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近年来,该村乘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完成了2.93公里的穿村水泥路建设,修通了方村组、赵村组共600米的村组道路,开展了……。 |
丁桥村位于青弋江东岸,距县城11公里,面积3.64平方公里,丁黄公路穿境而过,村内各主干道皆已实现道路硬化,交通便利,是丁家桥镇镇政府驻地,辖22个村民组,680余户农业人口2100多人,耕地2850亩。村内主要产业为宣纸书画纸产业,村内有大小纸厂18余家,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从事纸业生产销售和单季水稻种植。本村共有党员53名,设2个支部。村党总支-丁学东,党总支书记丁侉子,支委委员李青泉、胡凤翔……。 |
清代成村。乾隆年间修金门闸时于该地建五座窑烧砖,迁民供役,后成村落,因称窑上。位于镇南部,东1公里至永定河,南2公里为五间房,西2公里为大陶村,北1公里为万里村。村民均为汉族,先祖从何处迁此定居,无考。村处永定河西岸平原,村址海拔35.8米。大宁干渠经村东。村落长方形,街道呈十字形。土壤多沙地和盐碱地。此村盛产梨和西瓜。产小麦、玉米、花生、薯类、杂粮。窑上村占地面积2.79平方……。 |
明代成村。此地于明永乐年间开设烧瓦窑场时,有唐、尚、杨姓三户人家定居于此,后有山东、山西移民多户亦于此安家落户,遂成村落,名瓦窑头。位于房山区东部,东1.5公里至七里店,西南1公里即田家园,西北1.5公里是苏村,北1.3公里为于庄。辖域面积2.1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240亩,现有农户461户,1009人,小城镇103户,209人,非农户248户,366人,共计812户,1584人,有回族、满族、……。 |
隋末成村前亦有人居住于此。因姓得名,隋唐称八里庄,明洪武年间称余庄,清道光年间称于家庄,解放后称于庄。位于房山区东部,东2公里即郑庄(属七里店),南1公里余为瓦窑头,西1.5公里是苏村,北邻下坡店。村域面积4045亩,有857户,1750人,姓氏以韦、冯、王为主,村民有满族、汉族。村党支部建于1948年, 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产小麦、玉米, 2007年全村总收入为二亿一千万元,人均收入达到95……。 |
元朝以前成村。其南低洼易涝,而此处相对高亢,永定河水泛滥从未淹及这里,因名高舍。后村东又新建一村,随之出现大、小高舍之分。位于房山区东部,地处平原¬,东邻小高舍,南邻交道二街,西邻七里店、京广线,北邻窦店砖瓦厂。辖大高舍、侯家坟2个自然村。辖域面积6.5平方公里,有481户,1463人,村民均为汉族,姓氏以李、张、迈为主。村党支部建于1956年, 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产小麦、玉米等粮食……。 |
明代成村,取兴盛之吉意命名。0间曾改名“东方”,后复旧称。位于房山区东部,东1.3公里是两间房,西1.5公里为普安屯。辖域面积2.1平方公里,有362户,1205人,姓氏以赵、李、王、彭、陈、韩、杨、张为主,村民以汉民为主。村党支部建于1949年, 1983年设立村民委员会,产小麦、玉米、杂粮, 2008年国民经济总产值7000万元,人均收入9200元。村处小清河西岸平原¬,村址海拔33.……。 |
朱岗子村:位于京深路西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