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淘宝村已经广泛分布于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天津市、北京市、江西省、安徽省、上海市、四川省、陕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辽宁省、山西省、云南省、吉林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甘肃省。2020年上半年,淘宝村已超过5000个。 |
霞皋村座落于木兰溪西畔,地势平坦,324国道贯村而过,高速公路进出口距村约1公里处,全村总面积6.48平方公里,324国道横贯村中心3.4公里。全村现有30个村民小组,1642户,总人口6926人,是华亭镇的人口大村。村设立党委,有党员188人,下设4个党支部。 霞皋村地势平坦,交通便捷,离市区仅7公里之遥,区位优势凸现,成为城厢区华林工业区的中心地带。辖区内已拥有郭氏、肖大妈、万邦电子、力奴等上……。 |
埔柳村位于华亭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部,东与前柳村相邻,西与涧口村、走马亭村接壤,南与华亭社区居委会相邻,北靠赖厝村、隆兴村。现有莆永高速、濑榜路自东向西横跨我村,华亭至五云村道自南往北贯穿,村内村道总长约七公里,已基本完成硬化。全村现有耕地七百多亩,山地两千三百多亩,果地一千七百多亩。全村人口6038人,系华亭镇第四人口大村,辖埔头、柳园、山仔、西山、下铁灶五个自然村,二十四个村民小组。设三个党支……。 |
西沙村自古属华亭镇辖下,中唐之前隶司莆田县维新里管治。西沙村下辖1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0户人口2450人,耕面积826亩,林地面积2039亩。西沙村以农业为主,群众对于开荒造田积极性很高。80年代曾是福建省向荒山进军的样板村。现在的西沙又是华林工业园区开发的前沿阵地。该村由西埔、下在、后潭三个基点组成,历史上曾出过不少优秀人物,如林姓中华民国福建省高级参议。……。 |
华亭镇濑溪村位于福厦路、濑榜路交汇处,背靠三紫山,西邻云峰村,南依木兰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1722人,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124名(其中女党员28人)。辖内有民营企业、建筑工程承包、建材贸易等,并以第二、第三产业为经济支柱。主要农作物有枇杷、龙眼。长期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广大村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以突出生产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改善人居环境,完……。 |
华亭镇兴沙村位于木兰溪南岸。正在建设中的木兰大道将贯穿我村。本村辖4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村总人口数5020人。设有党总支部一个,党支部一个,党员193名(其中女党员36名)。我村以突出生产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功能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2012年农民均纯收入6355元。先后荣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平安村、文明村。……。 |
华亭镇西许村位于木兰溪南岸,三面傍山,一面临水。福厦公路贯穿全境,正在建设的三紫公路将直通莆永高速公路华亭互通口。全村人口8117人,辖7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设1个党委,4个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248名。 西许村占地广宽,环境优美,村民好客,村风文明,卫生整洁,交通便利,是开发投资的首选之地。辖内有民营企业、石材加工厂、天怡高科技养殖场,中、小学校及医疗所各一所。西许村两委构思科学发展观,紧……。 |
华亭镇云峰村地处城郊结合部,东临濑溪村,北靠三紫山,西与后塘村、湖头村为邻,南依木兰溪,濑榜公路贯穿全境。云峰全村面积4.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750亩,山地面积4000多亩,总人口5680多人,共有1450多户,分为6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设立一个党委,下辖3个党支部,党员173名(其中女党员35名)。主要经济作物有枇杷、龙眼等,水果加工和鞋品加工是主要经济支柱,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8……。 |
华亭镇后塘村位于华亭镇东北部,北靠三紫山,紧挨濑榜公路,莆永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全村面积7.2平方公里,辖内林、果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果乡,地下蕴藏量多质优的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全村总人口4006人,辖3个基点,11个村民小组,设村党委1个,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145人。后塘村两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形成了果品加工,矿产开采加工,鞋服加工等为龙头的经济行业,全村经济和社会……。 |
华亭镇湖头村南依木兰溪畔,北临濑榜公路。现有莆永高速公路出口贯穿我自然村戴厝与兰西之间,又原濑华公路横穿全境,加上溪滨路(沿木兰溪畔)正在开发之中。地源广宽,村民好客,交通纵横交错,极为便利,是开发投资的首选之地。全村总人口2396人,辖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有党支部一个,党员88人(其中女党员20人)。 辖内有民营企业、建材贸易、石材加工及服务业等。湖头村两委构思科学发展观,紧扣新农村建设……。 |
因村里有个文场宫,邻溪而建,名“场边村”,后方言谐音演,改名张边村。1949年解放后属五区,1950年属15区,1952年属19区,1954年属18区,1955年属灵川区,1957年属蔡厝乡,1958年属灵川公社,1961年属张边大队,1965年属灵川公社张边大队,1984年10月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属灵川乡。1988年10月属莆田县灵川镇,2002年2月属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张边村位于灵川镇南部,……。 |
因祖先原是河南省始县颖水川,太平湖人,故名。1949年解放后属五区太湖乡,1950年属15区,1952年属19区,1954年属18区,1955年属灵川区,1957年属柯朱乡湖山村,1958年属灵川公社湖山队,1961年属青山公社太湖大队,1965年属灵川公社太湖大队,1984年10月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属灵川乡。1988年10月属莆田县灵川镇,2002年2月属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太湖村位于灵川镇东部……。 |
东海镇东沙村位于东海镇西南方向,省道201线(滨海大道)北侧,南临湄洲湾内海,海岸线长1公里,与福建炼油厂隔海相望,福厦铁路、福泉高速公路、省道笏枫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东沙村东与东海镇大埔村相连,西与枫亭镇海滨村相邻,南临湄洲湾内海,北与东海镇上图村相连,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467人。东沙村村部于1949年建筑,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房屋为三层杉木结构,坐北朝南。 ……。 |
东海镇大埔社区位于省道201线(滨海大道)北侧,福厦铁路、福泉高速公路、省道笏枫公路横贯全境,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3735人,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设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4个,党员94名(其中女党员18名),辖区内民营企业较多,涉及海产养殖、五金线带生产、建筑工程承包、建材贸易等行业,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大埔社区两委紧扣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以“突出生产发展,夯实基层基础,改善人居环境,完……。 |
利角村位于东海镇西北部,地处福泉高速公路旁边,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963人,总户数438户,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经济收入以干鲜果加工、外出务工及从事农业为主。2007年人均收入达4600元。全村现有0党员44名,预备党员6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一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团结带领和紧紧依靠群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 |
清朝乾隆四十六年(1781),蔡家二十四代自东沙村分家,共有四个兄弟,位于东朱、上图、屿头、利角,大哥第二十五代分为东朱,故名。1961年为蔡厝大队东朱村自然村,1978年由蔡厝分出为东朱大队。1984年10月大队改村民委员会,属灵川乡。1988年10月属莆田县灵川镇。1999年11月,属莆田县东海镇,2002年2月属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东朱村位于东海镇中部,是东朱工业小区所在地,在才子服装股份有……。 |